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灾难艺术家> 1347 火箭蹿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47 火箭蹿升(1 / 2)

也许,说出来有些疯狂,依靠一部电影的表现去判断整个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市场存在桎梏,然后一部作品打破桎梏书写奇迹,这也确实给予所有人一个启示,并非做不到,而是方法不正确,自然而然,所有人都会仰视先驱者,试图寻找到成功模版。

有了第一次,必然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更多更多。

更何况,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确实面临瓶颈,秋季档的冷静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终于迎来转机,自然是万众瞩目、人人拍手。

十月第二周。

流光影业出品的“刺客”强势来袭,这部作品吸引了不少视线,最主要原因就是领衔主演:

张本卿。

这是“爱人”在颁奖季赢得全面赞誉却没有为张本卿带来金册奖提名之后、又经历“正义曙光”天崩地裂的惨败同时遭遇狂热影迷对黑暗骑士不满的攻击以及流光影业撕毁导演合约等等风波之后,张本卿的首次亮相。

本来,人们都以为张本卿的演员事业全面回春,一扫阴霾,结果事与愿违,一手好牌怎么就打成这样也是令人一头雾水;不过,“爱人”和“正义曙光”两部作品的争议还是让张本卿重新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这就是好事。

“刺客”,这也是流光影业和张本卿签署黑暗骑士合作协议的附加产品之一,尽管张本卿没有担任导演,但他是执行制作人,被描述为一部“具有浪漫气质的黑色犯罪电影”。

制作成本,三亿。

宣传成本,五千万。

等等,这些数字有些眼熟——

和“死侍”一模一样。

意外,意外,还是意外,“死侍”和“刺客”,两部截然不同却同样量级的电影,即将在秋季档展开对决?

有点意思。

再加上陆潜和张本卿的渊源,人们也对“刺客”怀抱更多期待。

更何况,“死侍”进入放映第二周必然迎来票房跌幅,很有可能还是暴跌,“刺客”完成逆袭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的,至少从纸面实力分析来看,可能性节节攀升,就连张本卿的期待值也控制不住地蠢蠢欲动起来。

本来,媒体根本没有打算炒作“陆潜VS张本卿”的对决,因为没有必要,也没有话题,却没有想到流光影业方面主动拱火,精明地打算蹭曾“死侍”的流量,为“刺客”展开免费宣传,看看是否能够创造奇迹。

然而……

想法还没有来得及发散,人们很快就意识到了:

抱歉,是他们想太多了。

“死侍”和“刺客”,两部作品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事实上,“刺客”的口碑,还算不错,并没有扑街;而且,作为黑色犯罪电影,干脆利落的打斗戏份也延续这两年来“突袭”带起的复古动作风潮,调度和剪辑都不拉胯,值得肯定。

但摆在“死侍”旁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成年人和小学生的落差一目了然。

不是说“刺客”不好,而是说应该看比较对象——

此时,人们终于明白贺韶光的评分理论了。

一个假设,“刺客”换一个档期,没有如此鲜明的对比,可能还能够赢得一部分观众,但偏偏就撞车了,偏偏就安排在了冷清的秋季档,偏偏流光影业就选择了碰瓷的宣传方式,偏偏张本卿就再次遇上陆潜……

所以,张本卿和陆潜的八字,到底算合,还是不合?

后来,票房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

“刺客”,首映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一亿三千万,甚至比不上“死侍”周五的单日票房数字,没有任何可比性。

各大新闻媒体都于心不忍,因为张本卿着实太惨太惨——

“八毫米”拍摄到一组张本卿前往超市购物的街拍,照片里,张本卿穿着衬衫牛仔裤,胡子拉渣落魄潦倒,没有任何表情的面瘫脸居然就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悲伤来,完美契合“爱人”里妻子失踪的王斯形象。

瞬间梦回“爱人”。

社交网络上,张本卿的这些照片演变成为表情包,“悲伤”的代言人,数不胜数的梗都卡在这里过不去了。

惨,惨惨惨。

如果媒体再继续落井下石的话,就好像在蹂躏无辜小白兔一样,“兔子那么可爱,你们怎么可以欺负他”,他们担心张本卿下一秒可能就会在超市门口的垃圾桶旁边崩溃痛哭,以至于媒体们一个个都于心不忍——

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将“刺客”和“死侍”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最新一期的票房榜单出炉后,简单一笔带过。

就好像……查无此人一样。

结果就是,没有水花。

和“火车上的女孩”一样,“刺客”也没有能够引起任何注意,甚至就连吐槽、嘲讽、奚落的负面新闻都没有,社交网络和新闻媒体清一色地关注“死侍”书写纪录的史诗级次周跌幅,全网热浪朝着同一个方向聚集。

对此,院线联盟表示:哦耶!

他们纷纷长舒一口气,如果他们对“死侍”制裁的话,电影是否无缘创造历史,他们不在乎,但院线无法在秋季档赚钱、直接影响他们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