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逃荒?团宠小奶包一路都在捡宝> 第二百六十一章 岌岌可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一章 岌岌可危(1 / 2)

三天后,不仅是刘家高兴了,全永来镇,或者说全南图岭的老百姓,都高兴了。

因为持续两个年头的干旱,终于结束了。

城外的农户们,燃起篝火,在雨中跳着丰庆的舞蹈,祈祷着日后的顺遂。

而城里做买卖的大小商人,也同样摆酒庆祝。

众所周知,年头好的时候,做为唯一进出口的永来镇,该有多热闹。

这一刻,是所有人的夙愿。

热闹一天、两天、三天……

直到第七天,落下的雨不仅没停,反而越下越大时,所有人都拧紧了眉头。

老辈们都说,一旱旱三年,三年之后必大涝。

所有人都懂了,这是应验了呀!

农户人们看着山上冲下来的大水,那已经长成的绿苗根上,带着泥,冲得到处都是。

看天吃饭的他们心里都知道,完了!全完了!

他们将颗粒无收。

山脚下的木屋,随着越来越大的雨水,卷着泥土从山下冲刷下来。

木屋浸水,那是常事。

一些修得随意的,没有夯劳实的,在雨水长时间的浸泡后,甚至出现坍塌。

开始有人无家可归,拥进永来镇。

官府开始搭棚施粥。

好不容易盼来的雨水,却成了眼前灾难的始作俑者。

谁能不伤心?

李老三两口子,也开始考虑,要不要离开这里,继续南下。

想到小柳,两口子都打消了这个想法。

三水说过,小柳的身体,已经不能再长途跋涉。

他们决定留下来。

看着自家门前屋檐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一咬牙,李老三大开方便之门,将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请进了家门。

并把前院堂屋,和廊房清理出来,让那些人住上了。

看到这一幕的小柳,并没有太多诧异。

因为这就是李家啊!

在王巫山时,他认识的李家,就是这么的善良。

只是他不知道,李家选择因为他一个人,继续留在永来镇。

而林楚楚,却看红了眼眶。

此刻的公婆,像极了曾经的爹娘。

李家人的所作所为,再一次撼动了她的心。

而整个永来镇,仅仅只有李家一家大开方便之门。

其他那些有钱有产业的,不仅大门紧闭,甚至多次求到督抚大人面前,要求关闭城门。

理由只有一个:难民入城,恐生乱象。

人一旦被逼入绝境,为了活下去,是可以做出任何事的。

如果城里难民一多,赈灾不够,他们这些大门大户,就是第一波遭殃的。

而且随着大水而来的,还有瘟疫!

他们怕啊!

小半月过后,李家的前院不仅人挤人的住满了人。

就连中院里的两处小院,也被李老三两口子腾出来住人。

以前还能每日白米饭的李家,如今也是每日玉米糊果腹。

不是他们装穷舍不得,而是天知道这雨啥时候停,粮食得省着些。

好在这些暂住在李家的人都懂得体谅。

每日都去官府的粥棚,等着施粥。

只有一些年老走不动的,在李家取上一口吃的。

不是他们懒,而是等他们这样的走到粥棚去,等轮到他们,施的粥也没了。

林楚楚和李大石按着点的,给老人们送来吃食。

“让夫人和老爷费心了。”

说话的老人颤颤巍巍的接过碗。

虽然只有半碗清糊,他已经很感激了。

如果不是李家收留他,他应该早就死在大街上了。

给八位老人送过吃食。林楚楚回到自家小院,泪就落了下来。

嘴笨的李大石,只是静静的拥着自家媳妇。

李老三两口子,也做了决定。

要把家里那些银子,也拿出来帮助大伙!

不是发钱,而是多买些粮食囤起来,用来应付日后可能会出现的粮食短缺。

反正那么多钱,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使。

与其让一些偷或是匪,惦记他们家。

不如拿出来花在该花的地方。

……

而一些有钱人家,看着这雨水完全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和每日涌进永来镇的难民,彻夜难安,人心惶惶。

但凡坐下来,所有人都在议论。

“听说附近一些镇子,已经要封门了。督抚大人这般大开方便之门,附近的难民,都会涌进永来镇。”

“不封门,又能如何?两年大旱,眼下又是大涝,根本就救济不过来的。”

“救济?你们先想想咱们督抚大人吧?别等到抄咱们的家,就什么都晚了。”

众人顿时雅雀无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