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凌烟阁主> 第1章 太子伴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太子伴读(1 / 2)

大唐帝都,长安。

明德门,不愧是帝都长安的南正门,巍峨坚实。五个城门洞中路人川流不息。

一老一少,主仆二人。老者灰布长衫,少年锦衣素袍,不起眼地夹杂在人群当中,仆前主后地在离城门数丈之外驻足,等候依次入城。

少年容颜俊秀,此时正微微昂起头凝望着城门上方的“长安”二字愣神。

随行老仆,右肩挎麻布行囊,一身灰色棉布短袄,两鬓斑白却满面红光。枣红大马驮着两只偌大箱子,二人一马,徐徐而行。忽见少年驻足不前,便回过头看了一眼,拨转马头走过来。

“怎么了?少爷。”

楚青云没有回答,依然昂首凝望,表情凝然不动,一缕乌发被风吹动,让这个本就容颜清秀的少年,显得更加气质卓然。

“没事,老黄!”楚青云若有所思地回给老者一个淡淡的笑,“三年了,不知道那小子长高了没?”

老仆脸上表情微顿,不知道这突然冒出的这句话是何意。

楚青云正凝神仰望城楼之际,忽听到一阵喧哗,“所有百姓听命,突厥大军犯我大唐,为保百姓安危,长安城明日未时封城,一律不得进出,违者立斩。”

两名皇城亲卫队员纵马从路人身旁疾驰而过,丢下一个惊雷。

顿时,刚才还井然有序的街道乱成一锅粥。

慌乱的路人,四散奔逃,差点将主仆二人挤得贴城墙上。老仆一双枯手,使劲拽着勒马的缰绳,不让受惊的马儿逃脱冲撞路人。

“老黄,刚才过去的士卒是不是说突厥来犯我大唐?”楚青云仿若梦醒,一脸的不相信。

“是啊!听说突厥大军已经打到渭河边啦!你看这进城的百姓,很多都是从泾阳城中逃难过来的……”

“那我爹爹是不是也上了战场啊?”

“将军身为南阳王,半月前已被诏见进宫,如此国家危难之时,怎么少得了他?”

听完老黄的回答,楚青云脸上掠过一丝忧伤。

“那我也不要去书院了,我要随爹爹去打仗……”

“我的大少爷诶!你才几岁啊,这次书院招新,可是圣上念王爷战功卓著,又为人忠厚,才让你来书院跟太子一起读书的啊,你可不要乱来,大少爷!”

“先生教导我,国家有难,大丈夫要先以国家为重,岂可贪生怕死?”

“额……”被倔马拖得在地上蹦跶的老仆人,撅着腚使劲将马往回拽,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只好右手牵住马,左手一个挽抱,将少年抱起扔到马背上,混入人流,朝城中而去……

雄踞于渭河南岸的长安城,秦时由国都栎阳迁至长安乡,改为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历经了周、秦、汉、隋几个朝代,汉代时期由相国萧何营造,以潼关据守,南边有天府之国巴蜀,北有胡人畜牧的便利,三面防守,往东面可以牵制诸侯,扼渭水以通运京师。名副其实的“沃野千里,天府之地”。

都城长安分廓城、宫城、皇城三部分,外廓城呈长方形,东西宽二十里,南北长十八里,四面各三座城门,南面的正门明德、丹凤二门拥有五个门道,为长安正门。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南北长三里,东西宽六里。中部为太极宫,正殿为太极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

主仆二人来到东宫外,等候的是太子府管事太监徐福。慈眉善目,五十岁上下,见两人来到,便躬身将人领进府中。仆人老黄被管事的小太监带去住处,楚青云则跟着徐福先去拜见太子殿下。

东宫的规模相较于太极宫并不算大,约莫半盏茶功夫,二人便来到了一处精致府邸。门楣上悬挂着一道黑底金边的巨大匾额。上书烫金大字“崇文书院”。

“启禀殿下,南阳王世子楚青云已在殿前候命。”

也许是碍于里面那位的面子,久居深宫多年,深谙宫廷规则的太监徐福,自打今日第一眼见到楚青云,便不自觉对这位圣上钦点的伴读书童异常客气,客气到他自己都不相信为何要如此卑微。

他只不过是一位出生于蛮荒楚地的异姓诸侯世子,一名给新储君作伴读的小小书童,一个十二岁的稚嫩少年,却让作为太监之首的他不敢造次。其中缘由或许是因为初见少年第一眼时,眉宇间那一抹似曾相识。

“进来!快进来!”随声音一块飞到楚青云身前的,是一个丰姿俊容的少年,大约七八岁的样子,从殿门后面冲出来,激动地给了楚青云一个熊抱!

楚青云微微一怔,赶紧挣脱,跪地拜道:“叩见太子殿下!”

“免礼!免礼!青云哥哥!你可来了!我可把你盼来了。”

“半月前我就让萧伯父带你一起来的,可他居然以国事繁重为由,把你放在家里,害我又亲自去找父王求了一道圣旨才把你诏来。”太子高兴地原地直蹦,上前拉起楚青云,就往殿内跑。

“我带你进去看书去!先生刚刚被父皇急诏进宫去了,晚些时候回来,你先随我去看书先!”

太子李承乾,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因降生在太极宫承乾殿,故取名承乾,寓意“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这位大唐王朝第一个流淌着帝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