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 317 禁军十二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7 禁军十二卫(1 / 2)

李二乘坐步辇,前往太极殿上朝,刚刚走上御阶还未落座,就瞥见了混在百官队列中的端木天。

李二下意识蹙眉。

这货今天怎么又来了?

不禁李二心里犯嘀咕,太极殿内的百官也是各个心中打鼓,揣测着这货今天上朝是何用意。

于是,早朝议程完毕, 百官却无人出列奏事,包括李二在内,众人全都把目光投向了端木天,想看看这货又想干什么。

被众人这般盯着,端木天脸皮再厚,也略有些尴尬了。

他轻咳一声, 伸手摸了摸鼻子,出列朝李二躬身揖礼:“臣光禄大夫柱国万年县郡公卫尉寺卿国子司业端木天有事进奏。”

百官顿时来了精神,各个伸长了耳朵, 打算听听这货又要说什么。

李二也同样好奇:“奏来。”

端木天义正言辞的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他这番话,自然是正确至极,李二与百官纷纷颔首,表示认可。

就听端木天继续说道:“臣以为忠君报国,须有胆魄,有强健体魄,更需有胆气热血。要论胆魄热血,臣以为只当首推军中诸将。”

“故臣奏请陛下,请应允国子学实施军训制,对一应生徒进行军训!”

端木天这话一出, 李二愕然,百官哗然。

军训一词,众人自然没听过, 却也能理解其意。

但让国子学的生徒进行军中训练, 这事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满朝文武,也只有老爷子能明白端木天的意思了。

对于坑爹儿子的“天才想法”,老爷子也只能摇头苦笑。

在大唐搞军训,亏他想得出来。

但老爷子也必须承认,端木天的这个想法,倒是不坏。

李二有些弄不清端木天想法,开口问道:“九如,国子学中自有习练射、御之术,为何还要军训?”

华夏自古其实便有“军训”,只是方式与后世不同。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御便是军训课。

骑马驾车射箭,都是士大夫必须掌握的。

若是射术不佳,还会被人嘲笑。

比如萧瑀这位唐初名臣,便是出了名的射术不佳,结果被欧阳询写了一首《嘲萧瑀射》的诗进行嘲笑。

周朝时周天子还通过射箭对诸侯王、公卿士大夫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祭祀, 且会被消减封地。

周天子还曾亲自到学宫监督国学子弟训练射术,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唐人尚武,对于射、御之术也是相当重视,所以在李二看来,端木天的提议似乎并没必要。

端木天笑道:“陛下,臣说的军训,并非但指射、御二术,而是指军中纪律。臣建议从禁军中择优秀校尉,教授生徒军中队列,通过操练,教给生徒们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

“以军中纪律,锻炼生徒身心涵养、纪律、负责等诸观念,可提高诸君忠君爱国之精神。”

“故而臣请陛下应允此事,在国子学中进行军训。”

华夏古代军中训练,主要练的便是队列,这也是最基础的训练内容。

队列练不好,军阵就容易乱,其结果就是自相踩踏。

据说靖康年间,两千宋军遭遇十七名金国骑兵,结果却是惨不忍睹。

十七名金国骑兵一分为三,以七骑居前,各分五骑为左右翼,且驰且射。

结果宋军军阵大乱,互相踩踏、伤亡近半,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所以历朝历代,军中训练,首先练的便是军阵队列。

对于端木天的奏请,李二有些不置可否,便看向百官:“端木爱卿奏请这事,诸公如何看?”

百官互相看看,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倒是老爷子站出列来,很难得的对儿子表示了支持。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试上一试。以军中纪律训练生徒,可令生徒们领悟何为团队,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懂得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故而臣以为,让生徒进行军训,并无坏处。”

老爷子觉得既然后世学生都要军训,那么让国子学生徒军训,确实也不是坏事,所以才会表示支持。

李二对于老爷子的意见,向来重视,见老爷子居然也这般说,倒是郑重了几分。

“哦?端木公也这般看?嗯,也有道理,如此说来,试上一试,倒也无妨。诸公可有意见?”李二看来,这不过是小事,便点头答应了。

殿内百官,对于端木天所奏虽然不太理解,但他们觉得这个奏请也不算是胡搞,说起来也有几分道理。

既然秦国公端木丘都站出来表示支持了,他们这些官员自然也不欲多事。

于是端木天所奏,就这般通过了。

端木天见状,立即打蛇随棍上,接着开口道:“陛下,臣奏请从十二卫各调一批校尉、旅帅去国子学,臣打算将国子学生徒分为十二队,由十二卫的校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