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 055 朕给你打下的江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5 朕给你打下的江山(1 / 2)

杜构杜荷两兄弟带来的坏消息,让端木天连说话的心思的都没有了,满脑子都在盘算,应该如何逃脱这一劫。

端木丘着急见媳妇,出了长安城明德门后,老爷子便立刻催马小跑起来。

众人一路打马回到端木庄,已有家奴婢等候在此了。

但刚入庄门,端木父子便被数十人给团团围住。

“见过端木公,见过小郎君!”

“端木公安好!小郎君安好!”

“恭喜端木公,贺喜端木公!总算是苍天有眼,没有冤枉端木公这般善人!”

这些人皆是端木庄的佃户,其中不少发须皆白的耄耋老者,全部朝父子二人躬身揖礼,神情甚是激动。

佃户们都是得到了端木父子出狱的消息,特意赶来庄门处迎接父子二人。

端木家对待庄中佃户,向来轻租课,很是宽厚。

大唐京畿附近,最是富庶,田租也是最贵的。

比如同为杜曲乡绅的杜氏,他们的租课很是苛刻,上田每亩收租一石,中田也要收五斗的租课。

基本相当于亩产要拿走一半。

当然,这也是惯例,天下皆是如此。

这个租课,比大唐实行的租庸调可高出了几十倍。

大唐武德二年实施均田制,每丁授田百亩。

而需要承担的租庸调,却不过每丁纳粟二石,为租;服役二十日,为庸;调为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

虽然佃户没有庸调,但若是同样耕种百亩田地,则需缴纳租课一百石,是大唐官方田租的五十倍!即便算上租庸调的户调,佃户付出的佃租也是官方的二十倍左右。

而端木家每亩租课仅有杜氏的一半,虽然也远超官方田租,却足以让佃户感恩戴德了。

毕竟愿意来当佃户的,多都是流民,是没有资格从官府手中领取永业田与口分田的。

成为佃户,虽然田租较高,但至少日子过得下去。

若有灾年,端木家不仅不收佃户佃租,还会开仓放粮,救济佃户。

谁家有婚丧嫁娶,端木家也会命管事送上手信吉金。

佃户生病,还会出钱请医工为其看病。

另外牛种、农具、家屋这些,像杜氏借贷给佃户,归还之时,不仅要收本金,还要收取利息,而端木家则是免息借贷给佃户。

端木家如此博施济众,除了端木丘与杜如凤向来宽厚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杜如凤早已看不上田亩那点产出。

与长安城东西两市中,端木家那些日进斗金的商铺比起来,田地产出又慢又少,甚是不值当。

端木庄的百顷土地,对于端木家而言,只是安身立命之所,并不像杜曲杜氏那般,依赖田地产出生活,所以他家对于佃户,也极为优待。

这样的主家,莫说在杜曲难寻,即便是全大唐,也找不出几位。

端木庄的这上百佃户,对端木家也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得知端木父子被万年县给抓了,最着急的除了杜如凤外,便是这些佃户们了。

如今端木父子出狱,佃户们无需有人召集,便自发涌到了庄门处,迎接归来的端木父子。

对此,端木天倒是很是感动。

不管佃户出于什么原因,能被众人这般对待,却也心有荣焉。

老爷子在马背上笑吟吟的朝四周拱手回礼:“诸位,有心了。”

热闹了好一阵,佃户们才各自散去,众人才在奴婢的服侍下,继续催马前行,向着庄院而去。

端木天如今才有闲心,仔细打量自家的产业。

庄园在华夏,从六朝到隋唐,逐渐流行。

庄田、庄宅、庄居等称呼不一而足。

庄园通常由耕地的田园、供主家居住的庄院,供佃户居住的客坊组成。

像端木庄那么大的庄园,还会有专门负责管理的庄吏与监庄。

唐末至宋代,人口众多的庄园便自发形成了村落。后世不少地方地名带有某某庄,便是由唐宋时期庄园名称演变而来。

端木庄拥有良田百顷,背靠橘水,最是肥美。

长安城至杜曲镇,不过二十里路程。而端木庄从北至南,却也有五六里的距离,骑马从庄子中穿行,也须不短时间。

此时正是春耕时节,庄园内四处皆是佃户在忙碌春耕,好一派田园风光。

想到眼前肉眼可及的土地,全是他家的,端木天就有些暗自激动。

他仿佛听到他娘杜如凤在说,这是朕给你打下的江山!

感谢伟大的娘亲!

娘亲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端木天很快又皱起了眉头,很是不解的伸手将陪同在身旁的监庄给召了过来。

“孙监庄,为何庄内还有那么多佃户需要以桶挑水浇地?难道庄内水渠中的水不够用吗?”

端木天见到不少佃户,都用扁担从远处橘水取水,再挑至田间浇灌,便很是不解。

他家的田地,因有橘水环绕,根本就不缺水。

而且庄内还兴建了许多用以浇灌的水渠,按理说佃户不应这般辛劳才对。

孙姓监庄愣了下,连忙出言解释道:“郎君有所不知,如今正是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