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血债累累(1 / 2)

堵了许久,车流终于动了。

“瀚文哪,想什么呢?”

一旁的老朱递上一瓶矿泉水。

姜瀚文接过水,看向窗外,这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路上的车辆全都开了灯,国道上排成了一条闪亮的光带。

开车的刘名扬今天很是反常,平时最话痨的居然一路上没怎么说话。

“姜哥,主任打过招呼的,你在想事情的时候不准我们打扰,毕竟你是我们的最强大脑啊。”

刘名扬冲着后视镜挤挤眼,不说话可把他憋坏了。

老朱嘿嘿一笑。

“怎么样,有什么头绪没有。”老朱说是不着急,那是假的。

心里跟着了火似得,这案子不同于以前办的陈年旧案,迟一天早一天都不打紧。

这凶手现在还在逃,指不定现在已经再次犯案了,由不得他不着急。

现在除了各地警方拉网排查,加强基层警戒巡逻。

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眼前这位已经传得神乎其神的警界预言家。

“老朱,着急也没用,我要是胡诌一个凶手,你敢信?”

姜瀚文摆摆手。

“信!现在就从路上随便拉个人过来说他是凶手,我们都信。”

“姜哥,你现在是金口玉言,谁敢怀疑?”

老朱和刘名扬这话倒不是夸张,

别人的话可以不信,姜瀚文的话在警方现在已经约等于言出法随了,他的威信是一场又一场实战打出来的。

他要是真随便拉个人说是凶手,哪怕这个再不可能是凶手,警方也肯定会立马把人拘起来,先查个底朝天再说。

“行吧,反正这样走走停停,时间还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姜瀚文喝了口水,把卷宗里凶手对自己经历的口述娓娓道来。

“那是一个生在贫困之家的小孩”

车上两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小刘立马单手扶着方向盘,另外一只手掏出录音笔。

预言家发动了,绝对不能错过。

故事继续――

男孩刚考上高中那年,他的哥哥需要盖房,村里给他哥哥划了一片宅基地,哥哥欢欢喜喜地购置了盖房所需的东西,请人看好了黄道吉日,动手盖起房来。

可盖房工程刚刚开始起步,村里一家势力较大的人家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也要在这块地方盖房。男孩的哥哥当然不让,两家为此打起了官司。

经多次找村委会干部调解,最终仍不了了之。

后来,对方见不能强占这块地方,为了不让男孩的哥哥盖成房子,硬是在这块地上挖了个大坑。

对当时发生的这些事,男孩无能为力,也不好说什么,但却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用男孩的话来说,经历幼年时的种种遭遇,“我感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儿太不讲理了“。

“不讲道理,这是凶手被捕之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姜瀚文摇摇头,继续说道。

男孩的家离县城只有十五六公里远,但直到初中毕业他还没到县城去过,他所见到的全部世界就是周围灰褐色的村庄,他所经历的全部生活就是一天到晚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他所留下的很多记忆都是暗淡的、没有任何色彩的灰色记忆。

高中时,男孩爱上了文学,这以后,他的语文成绩一直比较好,后来,虽然中途辍学,但他的写作还是有一定的基础。

凶手落网后,曾在狱中写过回忆录,第一部分的题目是《乡愁》,这部分主要是记录他幼年时对家乡留下的印象,一开头写道:“我们村子的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上边,有一座桥,那座桥给我留下了屈辱的记忆……“

男孩小的时候不仅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文学。

如果他生活在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家庭,爸爸妈妈会为他萌发的绘画天赋欣喜不已,会为他刚刚显露的文学细胞而感到自豪,千方百计培养他,想方设法帮助他,为他提供成为画家或文学家的机遇和条件。

如果这样,也许今天的他至少不会是一个人人喊诛的杀人犯、遭人唾弃的丑恶化身。罪恶的根源还是贫穷落后和缺乏教育,这些东西像是一块巨大的土坯,牢牢地压在男孩这个刚刚钻出地面的嫩草芽儿上面,把它压得弯弯曲曲、七扭八歪。

由于这种心理的萌发和膨胀,把他变成了一个畸形儿,形成了和常人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慢慢地嬗变成了一个冷血杀手。

初三那年,15岁的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中学的高中班。离家远了,离亲人远了,他仍是整天一个人默默地独处,一副老成稳重的样子,不苟言笑,从来不和别的同学打交道。他的模样老是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这时的他,逐渐成为一个孤独型少年。

原先读小学时,学校离家近,男孩放了学都是回家吃饭。那时,尽管家庭生活不好,但每当放了学回到家里以后,母亲总会做好了饭等着他,别管在家里吃得多差,母亲终归会让他填饱肚子,而且总会有母亲做的热汤喝,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

上初中后,因无钱吃学校的食堂,每顿饭要往返三公里的路,他时常迟到。为了不迟到,后来他就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