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晋末的卯金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戴渊的烦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戴渊的烦恼(2 / 3)

去便是,大赵绝不阻拦!”

羊献容很清楚,面对大汉给出的这样的机会,赵国之内的人早就迫不及待了。

只当初他们完全没这样一个光明正大的机会,让自己能够投靠大汉保全家族。

现在这些家族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客气,对他们来说,他们对大赵可没任何归属感。

不仅仅汉人如此,就算匈奴人也如此,只不过他们想要去投靠刘泰也没有什么机会。

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刘泰拿下了河北之地后,丝毫没有要南下的想法?

要是当时刘泰顺势南下,他们连降表都已经写好了,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自己想投降,居然都找不到门路的荒唐事情来,还是继续让羊献容与刘曜的儿子坐着赵王的位置。

这赵国到底是从匈奴汉国中分离出来的。

这里面,不论是匈奴人,还是汉人,都几乎是在这十年里面,看着刘泰立下一个又一个匪夷所思的功勋,打下一场又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匈奴汉国与晋廷的第一场决定性战役,对他们来说就是刘泰的成名战。

接着刘泰一支部队打败了晋廷在东方的名将苟晞,杀穿了北方的名将王浚。

杀得匈奴人丢盔弃甲,刘曜全军覆没的鲜卑人在刘泰的麾下做狗,刘泰都还嫌弃。

最重要得是,原本官方宣传的刘曜石勒和刘泰乃是汉军三将。

结果刘曜建立赵国的第一年,刘泰便一战灭双王,直接杀死了匈奴汉国的所有故事,无可争议的继承了匈奴汉国,不对,应该是还政大汉。

跟晋廷那种想反抗一下心思完全不一样,赵国的臣子士族就想要把羊献容快点送到刘泰床上,然后快点投降。

这样的情况下,现在赵国剩下来的将领,又有谁还敢直面刘泰的兵锋。

甚至刘泰率领大军到潼关时,怕这赵国便马上把羊献容全家献上然后投诚。

理由都想好了,罪王叛逆,死不足惜,王师未至,不敢轻动,如今捆绑罪王亲眷,还望汉王饶恕全城百姓性命。

只不过,当初刘泰没直接南下,所以这招没有用上而已。

但即使如此,刘泰对于赵国的威慑,还是一点一点的影响着他们,尤其是每月一次的信使,更让他们谨慎对待。

因为现在的他们也不想要什么赵国,他们想要得是回归大汉的怀抱。

刘泰自然不可能在当初拿下河北之地便直接南下,最直接的原因是,怕祖逖突然疯起来跟自己在洛阳就决战,刘泰不怕会输,但怕会被打残,让自己不得不依靠世家的力量。

但同样,自己也担心自己手下军史与退役士卒数量不够,让自己没有办法掌握地方,而是需要依靠那群投降过来的家伙,所以刘泰更愿意选择这几年沉淀一下。

尤其挖掘永济渠这样的大工程,能很好锻炼自己手中的管理人才,为下次征伐天下准备。

否则自己打下一处地方,结果管理一样要交到世家的手里,那自己到底是为世家打天下,还是为大汉打天下。

这里面的道理这些赵国朝臣们自然不明白。

随着崔悦大大方方的出使赵国,然后又大大方方的回归,对刘泰来说只是试探到赵国的底线,看起来比自己预估的都还要再低一些。

事实上,在崔悦离开不久,便有赵国的士族开始前往洛阳,然后从洛阳渡河到河北之地。

对这些洛阳的士子来说,他们也都明白赵国是没希望的。

毕竟在这乱世中,哪怕羊献容算聪慧过人手腕非凡,但身在乱世而不是盛世王朝,那孤儿寡母想要庇护一方都无比艰难,更不要说统一天下了。

所以,羊献容能做的就只是维持住赵国的体面而已,但他麾下的世家想要的却是存续,甚至乘着这乱世建功立业。

可以说,随着刘泰击败石勒与刘曜,司马睿在江南站稳脚跟,双方就必然会有一场战争。

所以赵国的士族们愿意前去投靠刘泰,因为还有立功的机会。

事实上也正如同他们所预料的,这时候戴渊所在的统辖区域中,开始吹起了一股流言。

简单的说,就是祖逖重视底层百姓,对世家豪族多有苛刻,只要打了败战,那就会劫掠世家与豪商。

如今祖逖被免职,该不会想要纵容那些北方来的流民劫掠商户,然后起兵吧!

这件事情真不真的不重要,重要得是让祖逖碰不了兵权。

同时又有人开始吹起了戴渊“戴渊乃公辅之才,仁德兵法天下独树一帜,不但对将士良善,更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能。

刘泰如今都不敢南下,就是因为听闻戴渊领兵,所以才不敢南下的啊!”

刘泰倒也不会故意写一封信见给戴渊,这么容易被拆穿的事。

而偶尔闲情逸致的点评晋廷将帅时,说到“祖逖一人能当十万兵,至于戴渊,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之上者,某若是挥兵南下,当亲率二十万将士与晋廷一战!”

刘泰有说戴渊的实力吗?好像没有吧。

但这话不知道怎么传着传着就变成“祖逖一人当十万兵,却不及戴渊一人需刘泰亲率二十万士卒一战!”

自古以来,流言自然是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