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晋末的卯金刀>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军队启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军队启程(2 / 3)

研磨成粉的炒面,以及被风干的肉块。</br>如果是在营地里面的话,靠着水运带来的惊人承载量,将士们基本上还是能吃上热食。</br>但如果执行些需要奔袭之类的任务时,则需要通过这些来配置相应口粮。</br>其中后两种在刘泰的军队中算是比较常见,但因为吃多了嘴唇会裂开,士卒会上火,原本军队是带上一包松针,用热水了泡开了喝。</br>不过,后来在临淄南方的山上种植的茶叶在这几年积累下来逐渐能够收割了,便是开始在军用物资之中加入了茶叶。</br>说实话,任何时代好东西基本上都是先向着军营中发展。</br>没办法,军队几乎是集合了整个组织的生产力水平的具现化。</br>一个组织的实力到底如何,基本上看他们的武装人员就能看出这个组织的实力来。</br>而刘泰亲自盯着后方的火头军在给军队安排后勤,刘泰很清楚,自己军队有民族主义为思想指导,有府兵制保证将士们的后勤,有军法震慑他们的不法行为,但同时又提倡人文关怀,尽可能的把战士们团结起来硬是改变了上下级打骂的坏习惯。</br>这就让自己的军队不论是组织力,还是自身的素质都非常的出色。</br>一日八十里的路程听起来好像十分的过分,但刘泰相信自己麾下的士卒是能够做到的。</br>哪怕孙子说过,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br>任何将领不想成为碌碌无为的庸将,那就必须要想办法跳出孙子兵法的窠臼。</br>其中做得出色的成为七十二将,至于那种能改变孙子兵法的,更能成为四圣或者十哲。</br>刘泰很清楚,孙子所说的并没有错,或者对于任何将领来说,孙子兵法都是好像是正道心法一样,你想要想要在兵道上传承点什么东西的时候,都绕回了孙子兵法。</br>但问题是,刘泰也知道自己这支军队的上限到底是怎么样的。</br>他们能做到背着差不多二十多斤的物品,每天行军五十到六十公里,成为了轻步兵巅峰。</br>虽然自己所提出的民族主义未必有未来的革命思想先进,但在这个连军队思想都没有的年代,这所带来的思想加持本身就是开天辟地性质的。</br>更不要说自己在粮食上更没亏待士卒,加上养了三四年的时间,他们体魄绝对是所有士卒中最出色的。</br>至少跑着跑着直接趴下死去这种事情,自己不敢说不会出现,但绝对是极少数。</br>那种跑着跑着跑丢了的事情,刘泰相信更不会出现。</br>因为他们若跑死了,还会被计算入烈士,他们的田亩能够传承给他们的子女,同时他们的子女也能得到这个时代对平民来说最好的教育。</br>但要是军史们寻不到你的尸体,点名时又找不到伱们的踪迹,就会把你们当做是逃兵。</br>而在刘泰的军队体系下,军队从上到下几乎是这个社会唯一的上升渠道,不要说你的家族与孩子从此蒙羞,甚至以后你的孩子都不能从军获得地位的提升,这对任何普通百姓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br>因为他们舍得自己吃苦,舍得自己去拼命,但他们的后代却往往是他们最大的软肋。</br>尤其已成为良家子,能有田产交给孩子们去继承的良家子来说,他们宁愿自己死,也绝对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后代从此低人一等,只能从事贱业。</br>所以,用孙子兵法来套刘泰的麾下的军队是不合适的。</br>而正是超过孙子兵法的框架,所以才会出乎刘曜等人的意料,让刘泰有成功的可能。</br>王桑把刘泰打算再招募一万人跟随的命令带到了自己的麾下,并且王桑也老老实实的接下来需要日行八十里的标准告诉了麾下将士。</br>让他们清楚,若做不到这点,那哪怕跑死也别给我吱声,否则自己就会拿刀砍死了他们。</br>而王桑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br>因为王桑的军队素质说实话是不差的,一直以来都是驻守前线,不论是跟王浚,还是跟石勒孔苌等人都是有过交锋,靠着医疗营更是慢慢积累出了不少百战老兵。</br>就平均素质来说,应该算是刘泰军队中经历战争最长的军团。</br>但问题是王桑的军队多是进行守城战,或者进行防守反击。</br>这就让长途奔袭并不是王桑军队所擅长的事情,所以王桑明白想要执行这次任务,需要得不仅是擅长战斗的经验,而且有这一路哪怕死也要奔跑下去的觉悟!</br>凡是刘泰的军队,只要到达屯队一级就有军史存在,专门普及汉史,指导将士们民族思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大汉崛起而奋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