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晋末的卯金刀> 第二百零九章 卢谌的命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九章 卢谌的命运(2 / 3)

底清楚,虽然给了刘泰冀州都督的身份,但冀州刺史的职务准备交给石勒。

而冀州便是刘聪给两人选定的角力点,刘泰若输了冀州,那幽州与青州头尾不相顾,若是石勒丢了冀州,更彻底没有了根基。

刘聪到底保持着双方的制衡,只不过这种制衡,在刘泰看来有些可笑。

因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自己的大运河计划本身就有着起到破局的作用。

等到幽州的北运河顺利修建,自己通过渤海就能够顺利联系到幽州城,冀州丢失受到的影响下降到最低。

甚至南北夹击下,说不定能够把石勒的主力彻底覆灭在冀州。

反正,刘泰对冀州的定位一直都是战场,早已做好整个冀州打烂从头建设的准备。

若自己的运河进程到达了南北贯通,那就不是石勒来打自己,而是自己去找石勒打了。

自己生产的粮食能通过这运河运输到南皮,那石勒怕就在魏郡再也睡不安稳了。

陈元达宣读完了刘聪的圣旨,刘泰恭恭敬敬的走完程序。

陈元达看着刘泰一丝不苟的姿态,心中却也不免感叹。

说实话,若不是自己在刘泰的政治团体中干活,陈元达也很难相信在行为上对匈奴汉国没有任何不尊敬,甚至维护大汉程序正义的刘泰有谋反的心思。

等到这些事情做完,陈元达看着刘泰道:

“我来到临淄时,听闻郡公召集幽青冀几州的世家,在商量修建从幽州贯通黄河的运河,却不知道真假?!”

陈元达虽然看不清楚其中的利弊,毕竟这么大的工程所带来的影响,哪怕是天下最智慧的智者也都很难想到。

别得不说,单单杨广沟通了京杭大运河,历史上真正把大运河给利用起来,还要到安史之乱以后,那时候的唐朝朝廷才明白京杭大运河的续命作用。

所以现在刘泰提出要修建什么京杭大运河,在陈元达看来就是浪费人力的在折腾。

“是真的!”刘泰点头道,“曹叔已经在北方去勘测了,至少幽州到津口通向渤海的这段,今年就能够开工了。

接下来就看幽州的世家愿意不愿意慷慨解囊了,若愿意,想来到明后年就能修成。

若不打算加入,那最迟三年时间,想来也会有成果了!”

陈元达看着刘泰这般从容不迫的样子,不由开口,“这些世家真这么好说话?”

“一开始自然不好说话,但等到这段大运河修建起来后,相信他们就很好说话了!”刘泰看着陈元达相当自信的回答。

因为刘泰比其他人更加明白这段运河所带来的意义。

整个航道的工程,那是一段一段的,基本上是按照海河的两大水系,来确定施工的工程。

一段一段的构筑相应水渠,而不是直接让世家把所有的钱粮全部都拿出来。

所以当北方幽州到津口的这段北运河顺利的展现价值,看到船只能够从临淄直接到达幽州城所带来的利益后,原本还犹犹豫豫的世家,刘泰怕他们借贷去把全家压上!

毕竟京杭大运河这种东西只要出来,那就是注定会成为华夏命脉的黄金水渠。

如果一开始看不穿运河修建带来的利益倒好说,但要是见到北运河所带来的收益后,剩下来的就是投资多少的问题了。

说实话,世家其实有种非常奇怪的性格,那就是固执与守旧。

尤其他们家族里面如果创立世家的那一位先祖如果立下一个千年计划,他们肯定是子子孙孙固执且不计代价的去推进这计划。

至于理由,这可是先祖传承的计划,我们家花费千年,终于实现了,从而得以告慰先祖!

是的,就是这么离谱,但却又是这么的符合世家的价值观。

比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这故事出自《列子》,但偏偏《列子》跟战国文风不同,考据上更偏向认为,是魏晋间人聚敛缀合秦汉典籍,又附益纬书、佛典之说,成了《列子》八篇,愚公移山是第五篇。

对世家来说,先敬天地,后敬先祖,至于君主更要向后排了。

尤其在司马氏之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没有了忠的困扰,他们去推进先祖的计划就更来劲了。

所以,只要当还没有完全堕落的世家发现这东西的利益足以让他们家族传承不断收获利润时,那种燃烧殆尽的恐怖姿态,绝对会让世人真正的认识到什么叫做世家。

在北运河这段,说实话刘泰倒不觉得会有什么世家会承包一个郡的建筑消耗。

但等到北运河这段打通,船只能从渤海津口直接进入到幽州城,那后面世家不瞎,肯定知道自己占下一处津口所带来带的利润。

到时候,这些家伙打击沿岸的私人港口,怕是会比自己更加的积极。

对世家来说,跟朝廷抢钱跟自己口中夺食那可是两个概念,谁敢小看这时代的世家,那是拿生命开玩笑。

只不过,此刻范阳卢氏与温峤一起坐船上路的。

因为刘琨现在执掌的区域在幽州部分还是跟刘泰接壤,这也是刘泰与刘琨能进行交易的基础。

同时这条道路对温峤来说也是最安全的,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