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 章(2 / 3)

酊大醉,等着任乳娘进屋时,苏轼已不见了踪影。

若换成平日,程氏也不会着急,反正苏轼就是在家里,但如今马上就要下大雨了,苏轼贪玩,若是淋了雨染上风寒就不好了。

他们一母同胞的哥哥苏景先就是因为一场风寒没了的。

苏辙牵着程氏的手匆匆往正院走,更是安慰道:“娘,您别担心。”

“六哥会没事的。”

身为一个母亲,程氏怎会不担心?

她先与苏辙,任乳娘等人在正院仔细找了一遍,仍没看到苏轼的影子,便将长房,大厨房的人都叫过来帮忙找人。

甚至连书房里的苏洵都惊动了,也过来一并找苏轼。

天上的云积压的黑沉沉的,程氏愈发着急,说话时声音中已带了几分哭腔:“这可怎么办啊!”

“从前六郎虽贪玩,却也不是一点分寸都没有。”

“这府中上下都已经找遍了,该不会,该不会有人来府中将他偷走了吧?若不然咱们喊他喊得这样大声,他还听不见?”

苏洵面上也满是焦急之色,却还强撑着安慰起程氏。

苏辙也觉得这事儿不大对劲。

屋内是寂静无声。

甚至能听见隔间主屋苏老太爷的鼾声。

一个念头闪过苏辙脑海,他忙道:“爹爹,娘,你们说六哥会不会偷喝翁翁的酒喝醉了?所以咱们叫他他才听不见?”

说着,他便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道了出来。

苏洵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极有可能,又继续派人去找,这次找的都是小孩子喜欢躲的地方。

比如,苏老太爷后院菜地角落放锄头的小屋。

比如,看门狗阿黄的狗窝。

又比如,正院主屋的柜子里。

……

到了最后,任乳娘在主屋床空下找到了苏轼。

那时候苏老太爷在床上鼾声连天,苏轼在床空里睡得喷香。

他被抱出来的时候,手中还紧紧攥着长颈口白瓷瓶,睡得香甜,动都没动一下。

看到这一幕,程氏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而苏辙更是老气横秋叹了口气。

没想到自己尚不到两岁,就要开始替苏轼操心。

唉,真是人生艰难啊!

苏洵叮嘱秦婆子好生照看苏老太爷,则抱着苏轼回去了三房。

他们运气不错,刚回去,大雨就滂沱落下。

程氏气归气,恼归恼,却不知苏轼到底喝了多少酒,还是差人请了大夫来给他看看。

大夫说没事儿后,一众人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苏轼这一觉睡了极久,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

苏辙听说这件事时正在吃水滑面,上面的浇头正是他昨日爱吃的鸡丝的,他一碗面还没吃完,苏轼就来了。

一进门,苏轼就道:“八郎,你可知道娘为什么生气吗?”

苏辙扫了他一眼,好奇道:“六哥,昨天的事,你都忘记啦?”

苏轼点了点头,将昨日之事道了出来。

原来他一开始就想着等苏老太爷喝醉之后尝尝这酒是什么滋味,别看他年纪小,心思却不少,生怕被人发现,就想着躲在床空喝酒,到时候是神不知鬼不觉。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酒太过于醇厚,且他酒量太差,竟一杯酒就倒了。

苏辙也将昨日他醉酒之后的事情说给他听。

听到最后就连苏轼都觉得自己昨日太过于胡闹了些,更是嘀咕道:“也难怪娘会生气。”

他与苏辙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两人性子却是南辕北辙。

苏轼顽皮却倔强,就算真知道自己错了,却不好舔着脸去程氏跟前赔礼道歉,只想着多练字多背书,用实际行动来打动程氏。

可惜,这一招并不好使。

所以每天用晚饭时,屋子里的气氛着实有几分尴尬。

话最多的苏轼是埋头吃饭。

程氏本就少言寡言,心情不好的她是话更少。

苏八娘担心程氏,也不敢多言。

苏洵有心想说上几句缓和气氛,可架不住无人接话。

苏辙倒是有心想接上几句,可惜他尚不到两岁,说话都说不利索,哪里能接话?

他也只能如苏轼一样,埋头苦吃。

今晚也是如此,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吃饭,五个人是各吃各的,吃的那叫一个安静。

就在这时,苏元娘却来了。

程氏站起身,笑道:“元娘怎么来了?可是有事?”

苏元娘瞧见他们正在吃饭,面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却还是与程氏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苏元娘是来找苏辙的。

王氏虽病好的差不多,但仍是胃口不好,每顿饭吃的还没猫儿多。

苏元娘不由想到了苏辙,苏辙在时,王氏可是吃了不少。

她不好意思道:“……三婶娘,我也是没办法才来找八郎的。”

“我娘向来喜欢八郎,见他吃东西吃的香甜,胃口多少也会好些。”

“我想,以后能不能叫八郎晚饭在长房用?”

程氏原想一口答应下来,可她想了想还是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