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糜汉> 第一百六十六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2 / 3)

现在一心只想搞事业。

糜旸察觉到了关平脸上奇怪的神色,他也不理会,只是自顾自的在关平面前说起了他的判断。

「依吾预料,吴使此来,应该是向大王求和的。」

听到糜旸的判断,关平的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只是对糜旸的判断,他有些不同的意见。

关平对糜旸说道「孙权方才偷袭荆州大败而归,应该不会如此厚颜无耻,再派使者前来求和吧。」

「吾料之,这吴使应该是来试探大王,是否有进攻江夏之意的。」

糜旸与关平口中的吴使,正是不久前方才到达江陵城中的诸葛瑾一行人。

因为诸葛瑾到达江陵城中的时间,正好是糜旸要启程北上的时候,所以诸葛瑾便与糜旸一同北上。

虽然现在刘备势力中的人对孙权都很是厌恶,但面对诸葛瑾,他身为诸葛亮的兄长,陈到及糜旸等人对其还是颇为和善的。

这一路上行来,诸葛瑾只是安静的呆在前行的队伍之中,一不与糜旸套近乎,二不命手下的人四处打探消息,就好像他是来欣赏荆州风景的一般。

面对关平所说的孙权不会如此厚颜无耻一说,糜旸嗤之以鼻。

那是他更无耻的一面,你还没见过。

历史上孙权在刘备东征时迫于刘备的压力,在偷袭荆州杀害关羽之后,他竟然还能舔着脸派出诸葛瑾向刘备求和,更别说现在是他弱势的时候了。

只要能保住他孙家的基业,孙权什么事做不出来。

糜旸挥鞭指着官道旁田亩中的,劳作的百姓对关平言道「春耕已至,荆州许多田亩已经开始耕作,当此时,我军已经不适合再起大军,进行耗时持久的攻城战役。」

「若吴使仅仅是为了探查大王有无起兵之意,他只需要将他所看到的这一幕告知孙权,那么孙权自然就能放心。」

「他又何苦一定要北上,面见大王呢?」

「无非为了重新结盟一事而已。」

当糜旸这么说之后,关平这才脸带赞同的点点头。

随后他就反应过来,轻啐了

一声道「子成当初骂的对,这孙权就是一无耻小人。」

骂完孙权后,关平问糜旸道「子成觉得大王会同意孙权所请吗?」

对于这一点,糜旸也没有把握。

据他之前收到的消息,汉水外两军交换人口一事,已经接近了尾声。

汉水北岸的魏军在逐渐退却,同样的,在刘备的命令下,一部分益州军亦开始返回益州。

随着春季的到来,汉水的水量开始逐渐丰沛起来,魏军度过汉水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不耽误益州的春耕,刘备开始命益州各部将领陆续率军返回。

刘备之所以还未启程回益州,除了帮关羽梳理荆州内政,重新安排荆州人事之外,应该犹疑的还是孙权一方该如何处置。

现孙权一方主动透露出求和的意愿,那得看他交出的诚意大不大了。

够大的话,刘备亦未必不能同意。

「且看看吧。」

糜旸最后如此答道。

经过数日的跋涉之后,糜旸这一支庞大的队伍终于到了襄阳城外。

在到达襄阳城外后,糜旸领着他刚招募来的四千新兵往城外为他新建的军营中而去。

关平则是护卫着他的家卷及一众府中物品,往城中的太守府中而去。

至于诸葛瑾一行人,被一早等在城门处的马良给带去了汉水南岸的大营中。

诸葛瑾手持使者符节,在马良的迎接下一步步进入了守卫森严的汉军大营中。

在进入汉军大营时,他便在用心观察着如今汉军大营还存在的兵力之数。

马良在带领诸葛瑾的时候,发现了诸葛瑾四处探查的目光,他笑着说道「子瑜想知道的应该是,我军大营中现还有多少大军吗?」

见马良看穿了他的意图,诸葛瑾对着马良一拜,口中带着歉意道「为主分忧,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诸葛瑾才能虽不如诸葛亮,但他亦是有品行之辈,在被马良看穿意图后,他并不屑去狡辩,反而大方为自己的失礼之处致歉。

面对诸葛瑾的道歉,马良微微一笑。

马良对诸葛亮极为尊敬,将诸葛亮奉为他一生追赶的偶像。

因为对诸葛亮的情感,所以马良对诸葛瑾的第一印象不错。

见诸葛瑾向自己致歉后,马良亦还了一礼,而后口中说道「虽说近来我军大营中,撤离了不少士卒。」

「但如今大营中,待战之天兵尚有四万。」

「以此兵力,角逐中原不易,但若顺流而下,报仇雪恨,想来应该是差不多。」

「至少,一统荆南是措措有余。」

马良家教甚好,他说话的语气很和缓,而且言语之中以真诚与温和为主。

本来这样的言语是会让人很放松的,但诸葛瑾在听完马良的话,眼神中却突地一凝。

他从马良话中听出了威胁。

但马良神态澹然,他不是在威胁,他只是在阐述事实而已。

谁叫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