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靖难攻略> 第51章 棒鸡倭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棒鸡倭狗(2 / 4)

顾成对大明而言,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地方柱石,如果没有他,贵州不一定能汉化如此顺利。

对此,朱高煦接过奏疏看完了全部,看到他的子嗣名单时,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自己的缘故,顾成没有参与到靖难之役中,因此他的子嗣并没有遭遇朱允炆的屠戮。

“向陛下上疏,请顾成长子顾统承袭镇远侯爵,追赠顾成夏国公,赐谥武毅。”

“其余顾家子嗣,皆赐正四品武散阶……”

朱高煦安排了顾成的身后之事,由于早前已经赐过铜山给顾家,因此他没有再给太多物质上的帮助。

顾成的几个子嗣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能力,早年顾成想把子嗣塞入国防大学,结果几个子嗣都吃不了苦退学了。

派他们上战场,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也是对军士的不负责。

就这样安排吧,若是日后顾氏子弟有军事出彩者,还能凭借散阶的身份就读国防大学。

交代一切,朱高煦便回到了春和殿内坐下了。

只可惜噩运没有从春和殿离开,从顾成去世算起,不过三个月,西南再度传来噩耗。

宁远侯何福去世家中,享年七十四岁,其子何絾袭爵,追赠蔡国公,谥号“忠烈”。

同月,淇国公丘福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其子丘松袭爵,追赠舒城王,谥号“忠襄”。

次月,保定侯孟善去世,享年七十一,嫡长子孟瑛袭保定侯爵,追赠滕国公,谥“忠勇”。

短短半年时间,洪武年间留下老将先后去世四人,这似乎是在宣告旧时代的落幕。

由于何福与顾成去世,朱高煦只能调徐晟、刘真、张纯、张辅、陈懋、孟瑛等人南下,前往云南备军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由此被耽搁几个月,直到同年冬月,十余万大军才开始对云南展开彻底的改土归流。

相较于西南的改土归流,海外倒是显得十分热闹。

“去年合计淘金六万四千二百三十七两七分,另在海外购得铜锭十九万斤,可铸钱近四万贯,但民间多流通天朝钱币,因此……”

汉城,昌德宫内,听着户曹官员的话,四十九岁的李芳远满意点头,而后攥紧拳头。

“这些黄金,能换回六十四万贯铜钱,可这又能缓解多久的钱荒?”

李芳远缓缓睁开眼睛询问面前的户曹大臣金焕,而金焕则是他派往大明学习多年归来的大臣。

金焕八年前被派往山东,进入小学学习五年,由于不愿意留在大明为官,所以不能继续研读中学。

他归来后,立马为李芳远整顿了户曹的许多制度,并且积极派遣淘金队前往昆仑洲占地。

虽然是文官,但文官视他为两班中的武官派,只因他支持远征昆仑。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对了,过去几年时间里,昆仑洲的忠武卫为朝鲜赚取了至少十六万两黄金,也就是说三年最少赚取价值一百六十万贯的财富。

要知道,朝鲜贵族体制下的税收败坏,粮食收入最多是二百多万石,在最差的年份按照每结4斗得标准收粮,年收入是四十万石左右。

由于两班贵族和僧侣寺庙的土地增加,朝鲜的耕地面积虽然大增,但粮食收入反而减少。

金焕执掌朝鲜户曹以前,朝鲜最惨的一年,全国收入也不过是黄金三百五十四两,钱二十三万三千六百两,米三十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九石,田米一万五千五百十一石罢了。

这样的财政,最多只能养活两万兵马,而这也是明朝不愿意攻打朝鲜的原因。

就朝鲜的财政,顶多能维持三个卫的兵力,而且国内粮食也不足,还需要从大明进口,大明打朝鲜等于扶贫,每年最少倒贴几十万贯钱,以及数百万石粮食。

好在这一切终于得到了缓解,经过金焕这群从大明回归的百余名学子推行改革,户曹的许多制度得到了改善。

尽管李芳远没有朱棣父子的魄力,不敢全面推翻曾经的制度,但现在的朝鲜,每年各类税收折色也达到了四十万贯,算上海外的黄金,起码走出了贫困的范围。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李芳远也看出了朝鲜开采金银的流向。

朝鲜从海外开采的黄金,总是以各种情况流入大明,三年下来除了自己的昌德宫有几千两的黄金外,其余十余万两黄金都流向了与大明的官方贸易中。

这次的黄金能换到六十四万贯,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又流向大明。

李芳远很清楚,可他无能为力,因为现在的大明只需要一个辽东都司,就足够把朝鲜灭国。

“以我国对天朝的贸易逆差,以及我国人均粮食量,每年需要向天朝进口最少百万石粮食,以及上百万斤油。”

“这六十四万贯,即便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发下去,也顶多能用一年半左右,最后的结果还是会被百姓买粮食买油,最后流向天朝。”

“不过请王上放心,只要昆仑洲的投入足够大,臣相信这样的局面很快就会摆脱。”

金焕眼神闪烁,李芳远闻言沉着了脾气:“你看着办吧。”

“是!”金焕低头叩首,随后退出了昌德宫,返回了自己的宅院中。

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