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靖难攻略> 第35章 忘恩负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忘恩负义(2 / 4)

鲁台,别等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汇合再动手。

鞑靼和兀良哈不一样,兀良哈本来就实力不强,即便如此也在漠东和朱高煦、朱棣两父子打了十几年擂台。

相比较之下,能拉出五六万甲兵的阿鲁台可以说是一个势力强大的对手,更别提马哈木、太平及把秃孛罗等瓦剌贵族了。

以明初规模最大的两次北征来看,分别是洪武北伐捕鱼儿海之战期间的十三万,以及朱棣首次御驾亲征阿鲁台,本雅失里期间,约十二万。

在远离供给中心的境外,大明的最大规模出兵就十三万。

当然,如果再狠一点的话,也许能凑到十五万,但没有那个必要,因为蒙古人对阵明军确实没有胜算。

就朱棣亲征阿鲁台来说,十二万大军加上三十几万民夫凑出的五十万人,实际上运送到前线,只有朱棣身边的两三万人。

即便如此,朱棣也凭着两三万人,将阿鲁台和本雅失里的五六万人给正面击垮。

这还是历史上的明军,而眼下的明军拥有火炮和火绳枪,战力比历史更甚不说,北征距离也直接缩短。

从鹤城卫到斡难河上游,只需要五万军队和十五万民夫就足够。

趁着本雅失里没有东进,先把阿鲁台打得半身不遂,然后休息两年再收拾瓦剌,把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给打残。

这么一来,起码能给大明争取到十几年的太平日子。

朱棣五次北征,后三次斩获不多的原因就是因为前两次北征分别把鞑靼和瓦剌本部给打疼了,这两部见到朱棣就夺命狂奔,尤其是阿鲁台连粮车和牧群都给丢了,导致部众被冻死饿死者无算。

在朱高煦看来,只要北征两次,保证漠东太平就足够。

只要给大宁的漠东三卫十年时间,漠东三卫绝对能作为日后的明军西征粮仓,源源不断的给明军输送粮草。

有漠东三卫做基础,再加上日后掌控哈密,明军完全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鞑靼、瓦剌两部。

只要每年保持几千人的野战骑兵对两部进行捣巢,用不了几年两部就得撑不下去西迁。

想到可以解决蒙古的问题,朱高煦原本因为王平之事而生气的心情都不由冷静了下来。

“对了,河套怎么样了。”

深呼吸舒缓了情绪,朱高煦坐回自己的位置上,询问起了河套的事情。

“河套情况不错!”提到河套,亦失哈都精神了几分。

“林粟在抵达河套后,分别从陕西、陕西等地迁徙胡汉三万余口百姓在当地放牧、屯垦,兴修水利。”

“从永乐三年到如今,河套之地耕地频增,眼下已经有近五十万亩耕地,算上当地的军户,也有三万七千余户,近十八万口人了。”

“再这么下去,河套应该就能恢复为州、府了。”

亦失哈的高兴是有道理的,大明这四年来对河套的投入也算不计成本,光粮食就先后调拨四百万石,火药二百吨,水泥六百吨,煤炭四千吨,几乎把每年山西的结余都调给了河套的六个卫所。

正因如此,河套才会恢复的如此之快,而且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

“我让林粟弄的九原铁矿,他经营如何了?”

朱高煦笑着开口询问,亦失哈听后立马高兴道“奴婢要说的正是这里。”

“自铁矿开挖四年以来,每年产出熟铁近百万斤,成本不过每斤五文,售出却足有三十文。”

“仅此一项收入,九原卫就能收获两万多贯岁入,虽然还不能自给自足,但随着时间推移,相信那一天也快到来了。”

“除此之外,九原卫治下的察罕脑儿卫(鄂尔多斯)也已经找到了您所说的煤矿,部分煤矿开采困难,可开采容易得煤矿也很多。”

“按照殿下您交代的,当地千户所军户专以开采煤炭为生计,数千人每年可开采三万余吨煤炭。”

“眼下,山西布政使司和陕西布政使司就因为此事争吵了起来。”

“山西布政使司认为当地隶属山西行都司,故此自然归属山西。”

“陕西布政使司则是认为,当地自古就隶属陕西,故此自然归属陕西。”

亦失哈好像说笑话般的说出山西、陕西二省官员的争吵,朱高煦听后也轻笑

“早年这里还是不毛之地的时候,他们谁都不接手,如今这里有了铁矿和煤矿,他们反倒争夺了起来。”

朱高煦摸了摸八字胡“不管他们,当地归属谁,我心里自有定夺。”

“眼下还不是在对当地设府的好时候,起码得等到第一次北征结束。”

“不过这地方的铁矿和煤炭消息一旦走漏,那北边的鞑靼和瓦剌恐怕会想着占据这块地方。”

人类发动战争就是为了争夺资源,眼下曾经不毛之地的河套能够产出铁矿和煤炭这两种大明必需品,那自然也会被其它人所觊觎。

鞑靼和瓦剌如果能获得现在的河套,那他们一年装备几万套铁甲不成问题。

这些埋藏在土地中的宝贝,如果没有朱高煦的点醒,恐怕还需要几百年才能重见天日。

类似这样宝贝的地方,朱高煦还记得很多,例如南边的吕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