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靖难攻略> 第331章 穷途末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1章 穷途末路(2 / 5)

了。</br>十一年时间,谁也不知道陕西和甘肃有多少人口。</br>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陕西和甘肃的人口民族比例是极不合理的。</br>就朱高煦与朱棣治理大明以来的三年时间里,陕西和甘肃先后爆发了二十六次鞑官和色目官员的叛乱。</br>这还是能呈奏到他们面前的次数,在五军都督府那里恐怕更多。</br>色目与蒙古人在西北占据半数都算保守了,真实情况恐怕要更多。</br>迁徙西北色目、蒙古百姓入关东,甚至江南,然后迁徙汉人前往当地,这才能慢慢解决当地的问题。</br>“此外,迁徙色目、蒙古等百姓前往山西、湖广、山东等地。”</br>朱高煦补充结束后,便不等群臣开口,直接示意鸿胪寺卿退朝。</br>“退朝——”</br>“殿下千岁……”</br>群臣似乎早就习惯了朱高煦专断独行的朝会方式,也没有人会来说他的不是,因为说他的人,已经被朱高煦利用陈瑛、纪纲二人给处理了。</br>洪武年间四大案的老味道,似乎又在南京空气中飘散了起来。</br>乘坐金辂,朱高煦返回了春和殿,朝臣们则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br>他们有的走出宫去衙门办事,也有的去文华殿班值,总之就是不想在奉天殿广场上站着。</br>庙堂的气氛让他们浑身不自在,甚至不由得怀念起了朱棣执掌朝会的时期。</br>此时此刻,希望朱棣早些结束北征,返回江南的官员是越来越多。</br>不提他们的想法,返回春和殿的朱高煦便投入了处理政务之中。</br>一百六十余本奏疏批阅起来耗费精力,各地发生的战事、赈灾、蠲免等事情都需要他过目。</br>“贵州的苗瑶叛乱是愈发频繁了,看样子是抢上瘾了,不知道天朝火器之威了。”</br>朱批了一本贵州瑶苗叛乱的奏疏后,朱高煦便调侃一句,并对亦失哈开口道:</br>“让顾成率兵奔赴贵州镇压叛乱,另在渤海、辽东训练十个火炮营。”</br>“殿下,十个是否太多了?”亦失哈询问朱高煦,毕竟一营三千人,十营就是三万人。</br>如今关外虽有二百余万百姓,但男丁也不过就九十几万,一下子募走三万人,确实有些太多了。</br>“不多,十个刚好足够。”朱高煦摇摇头,并让亦失哈调拨钱粮给关外。</br>“户部那边,今年秋税征收汇总后,再调山东、北平二地八百万石税粮给辽东。”</br>“若是郁新说太多,那就告诉他朝廷明年要迁徙人口充实漠东,这些钱粮之中大部分都是为漠东准备的。”</br>“其次,兀良哈驱逐后,将兀良哈秃城更名,并设为大宁都司治所,再置三个府,三个卫。”</br>“卫所军户充实后,其余发配当地的就地开荒为民。”</br>“卫所和府的名字,如果陛下有兴趣,便让他来取名,没兴趣就由我来弄。”</br>说罢,朱高煦将此事翻篇,继续开始处理奏疏。</br>在亦失哈的围观下,那一百六十余份奏疏并没有为难朱高煦太久,从辰时(7点)到下午的酉时(17点),所有奏疏被处理干净,这让亦失哈反应了过来。</br>“殿下,您差派给了北边奏疏?”</br>“我总不能独断朝纲吧,陛下是天子,理当处理奏疏。”</br>亦失哈才说完,朱高煦便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去把赤驩牵来,我练练马术。”</br>“是……”闻言,亦失哈苦笑无语,而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外的朱棣却怀疑人生。</br>“今日的奏疏怎么这么多?”</br>兀良哈秃城内,朱棣看着已经处理完的九十多份奏疏,以及还没处理完的二十几本奏疏,不由得质问起了派送奏疏的官员。</br>“回陛下,这是太子定下的,陕西、山西、北平、河南四省的奏疏都在这里了。”</br>“荒谬!”朱棣闻言立马将朱笔摔向了那官员,直接开口道:“陕西和陕西行都司的奏疏送去南京,河南的也是。”</br>“日后俺这边,只收山西和北平的奏疏!”</br>“臣领旨。”官员匍匐应下,随后将朱笔捡起来递给王彦。</br>王彦将朱笔拿给旁边的小太监清洗,自己则是换了一支朱笔给朱棣:“陛下,殿下此举也是为了让您放心。”</br>“俺现在在打仗,奏疏不宜太多,他给俺送这么多奏疏,俺怎么打仗?”</br>王彦一劝,朱棣更气愤了,不由得说道:“父子之间还用这样?”</br>“俺看他就是想要偷懒!”</br>朱棣生气叫骂着,那骂声也传到了木屋隔壁的临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