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靖难攻略> 第326章 太子监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 太子监国(2 / 5)

兴旺五十年。</br>如此想着,朱高煦也就对黄福多加关爱了:“工部的事情,倒是劳烦你多费心了。”</br>“朝臣之中,我最信赖你与郁新、夏原吉,对你们十分喜爱却不知如何回报,只能以赏赐来显示恩宠了。”</br>朱高煦这一番土味情话说的黄福连忙作揖,不等黄福反应过来,朱高煦便对角落的司礼监太监开口道:</br>“赐黄福、夏原吉、郁新、孙铖四人斗牛服,钱千贯,绸缎各百匹。”</br>“奴婢领教。”</br>“臣谢殿下隆恩……”</br>司礼监太监与黄福先后作揖,朱高煦则是示意黄福起身,同时对他询问道:“黄河和吴淞江的事情如何了?”</br>“回禀殿下……”黄福理了理思绪,然后才继续道:</br>“吴淞江下游几乎淤成平陆,黄浦江通过吴淞江入口的地段更是遏塞难浚。”</br>“臣一边疏通,一边走访,眼下已经疏通近百里,不过要想更进一步,还得在夏驾浦、新洋江与吴淞江交汇处建造石闸,以此达到节制江流,防止潮沙倒灌吴淞江。”</br>“除此之外,还得开河道十五丈,从黄渡修至宋家桥,沿途长八十里,才让吴淞江稍微恢复秩序。”</br>“不过想要彻底解决吴淞江的问题,还得在吴江南北两滩开浚,以渲泻太湖之水。”</br>“臣与工部的官员们算过,如果要解决吴淞江和太湖的问题,恐怕耗费的钱粮折色过后不低于六百万贯……”</br>六百万贯,这几乎是现今大明全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br>如果刨除文武官员俸禄及军队饷银,那想要凑足这笔钱,也起码要花费五年。</br>黄福之所以将治理分三个阶段讲出,就是觉得朝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br>“这样吧,朝廷每年调六十万贯给伱,十年内将吴淞江和太湖的问题解决,让松江府百姓享受太平。”</br>面对水患,朱高煦向来是十分重视的,并不会因为江东六府的乡绅富户厌恶自己而停下对当地的建设。</br>吴淞江和太湖水患的问题一旦解决,江南这个鱼米之乡也能更上一层楼,朝廷也能得到更多惠利。</br>从长远来看,这是肯定要做的事情。</br>“黄河与运河的疏通和修葺,工部估计要动工二十万,耗费五年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br>“不过若是日后黄河继续泛滥,那运河依旧会淤废,因此必须在解决问题后,每年固定拨发一笔钱粮来维护。”</br>“臣与工部算过,如果按照朝廷的新政,不发动徭役的话,那起码需要四百万贯,每年约八十万贯。”</br>“除此之外,后续的维护大概需要耗费二十万贯来维护。”</br>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福把黄河和运河的事情一并说了,不过那耗费听的朱高煦就想要把两宋皇帝拉出来鞭尸。</br>两宋三易回河和决口黄河的锅,倒是轮到他来修补了。</br>“还有什么其它耗费吗?一并说了吧。”朱高煦看着黄福,略微头疼。</br>“主要还是地方修建水泥场,以及各地修建塘堰、陂渠与堤岸,官道的事情。”</br>黄福总结了一下:“臣算过,除江南以外的工项,大约三万四千项,如果动用徭役的话,耗费应该在八十万贯左右,不动用的话,那大概在四百万贯。”</br>仅徭役是否动用的问题上,大明就需要面对三百二十万的支出,故此朱高煦听后也有些犹豫。</br>拿不定主意的他询问黄福:“你觉得,朝廷是否要动用徭役?”</br>“以臣之见,能不动用最好不动用,宁可延迟,也不要耽误农事。”</br>黄福依旧以民为本,朱高煦也是这种想法,不过对于这些工程他还是做出了安排:“这些事情,工部将其分为轻重缓急,先把紧急的事情做了,再慢慢把不急的给做了。”</br>“朝廷今年的开支也大,户部那边找过我多次,因此只能如此了。”</br>永乐三年注定不会太平,北征与南讨同时进行,国内还有一项项大工程。</br>对于今年的财政情况,朱高煦是不准备看到任何积储和结余的,只要不吃老朱的老底,他就谢天谢地了。</br>黄福也心知肚明,所以才会说能延迟就延迟,因为他知道朝廷财政压力很大。</br>“既然如此,那臣现在就返回工部,将事情做出排列,随后与户部清点。”</br>他没有逗留春和殿,而是在商讨了事情后作揖离开。</br>在他走后,朱高煦也开始全身心投入了对奏疏的处理。</br>这样的日子,恐怕要持续到朱棣返回南京为止。</br>如果不是朱高煦已经将太学今年的课程在寒假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