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靖难攻略> 第115章 末路尽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末路尽忠(2 / 4)

如老朱安排好的一样,朱高煦回到了前院的正厅,并看到了坐在一个火盆前烤火的老朱。

在他的旁边备了一把椅子,朱高煦走过去后坐下,沉默无言。

朱元璋没有询问傅友德与他说了什么,只是用手里的火钳搬弄着火盆里的煤炭。

他就这样坐着,直勾勾的看着火盆里燃烧的煤炭,一言不发。

爷孙二人就这样相互沉默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最终还是朱元璋打破了僵局。

“我本想拟旨让你将他送走,好断了你和这府里人的联系……”

他一开口,朱高煦便惊愕看向了他,只是面对自家孙儿的目光,朱元璋脸上依旧平淡。

他用火钳添了几块煤炭,继续道“只是想想,你毕竟是我的孙子,这样不管是对你还是对这府里的人,都太残忍了些……”

弄好煤炭,朱元璋抬头与朱高煦四目相对,眼神里无悲无喜,好似一池深不见底的池水。

老朱的话,让朱高煦想起了刚才傅友德的话。

对于这群从元末群雄中走出来的人精来说,朱高煦的小心思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只是老朱不忍心,傅友德无可奈何罢了。

朱高煦总觉得老朱在利用傅友德,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

“允炆说的不错,你是该走了。”朱元璋望着朱高煦,似乎重新认识了自家的这个孙儿。

“孙儿……”朱高煦开口,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只能道“孙儿从未有过驱使这府上人的想法,只是图老国公的兵法罢了。”

明明已经被揭穿,可朱高煦还是矢口否认。

瞧着他矢口否认的模样,老朱没有追究,而是深吸了一口气“随你吧……”

兴许是觉得朱高煦驱使不动颖国公府背后的地方都司,亦或者他已经有了解决颖国公府在地方都司派系的办法,总之老朱没有逼问朱高煦,而是转变口风

“开春之后宫里会给你派旨意的,你想要什么,最好现在与朕说,不过在说之前,朕得先告诉你……”

朱元璋直勾勾看着朱高煦,此刻的他不再是朱高煦的爷爷,而是大明朝的洪武皇帝。

“昨日你爹送来了消息,漠北的瓦剌发生了内乱,他们的大汗被杀,瓦剌与鞑靼在忽兰忽失温达成妥协,两部一同拥立前元皇帝的次子买的里八剌(额勒伯克)为大汗。”

“这次北虏的大汗之位从阿里不哥后裔手中被夺回,忽必烈这一脉复辟,想来会对朝廷的北疆产生威胁。”

“朕让你去吉林船厂不是流放,而是要你把西阳哈给朕解决,再安抚海西、东海两地女真,别让他们倒向兀良哈。”

“此外,朕还要你与宁王、辽王备边,勿让兀良哈南下,以此来让你爹安心防备漠北的北虏。”

忽必烈一脉复辟了,这倒是朱高煦没有想到的。

自从北元天元帝被蓝玉在捕鱼儿海击败后逃亡漠西,而后被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袭杀后,蒙古大汗的汗位就落到了阿里不哥这一脉,算算时间这才过去六年。

只是六年的时间,汗位居然又回到了忽必烈这一脉。

这样的权力交替,一定会对大明造成影响。

单说汗庭这一块,汗位在阿里不哥后裔手中的时候,北元的政治中心便西移到原阿里不哥后裔势力范围内,原来天元帝的大部分部众也被强迁到西蒙古的瓦剌地区。

现在权力交替,汗位重回忽必烈这一脉,那新继位的汗王肯定会想办法把汗庭迁回忽兰忽失温,甚至迁回蒙东故地的海剌儿河。

这些事情,都是朱元璋需要考虑的,所以他需要朱棣能安心的在开平卫备边,防备漠北的蒙古人。

朱高煦虽然不太了解北元历史,但他记得北元在洪武后期爆发了严重的内斗,致使忽必烈后裔的本雅失里逃亡到了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死后,本雅失里又凭借自己“元裔”的身份跑到了东察合台汗国,后来得了东察合台汗国部分贵族支持的情况下,才得以返回漠北。

关于他回到漠北后具体做了什么才成为大汗,朱高煦没看过这方面的史料,但他可以确定的是,本雅失里成为大汗后,蒙古人才大规模入侵大明北疆,继而让朱棣下定了北征的决心。

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差不多有十几年左右的时间。

这十几年里,可能蒙古人也入侵了大明边疆,但规模应该不大,不然朱高煦应该能记住。

既然规模不大,那就说明北边是极为稳固的,自己去吉林船厂反而是捡了一个漏。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对老朱所说的承诺仔细想了想。

以吉林船厂起家,这是朱高煦没有想到的,他原本以为会是老朱之前提及的开平卫,却不想直接跨越了两千余里,把自己丢到了东北吉林去。

吉林的情况他清楚,比作为元上都的开平卫,吉林船厂的情况差了不少,各项基础都等同白地,只能靠辽东都司接济。

朱高煦倒是想要移民,但对于眼下的吉林船厂来说,现在搞移民过去就是负担,他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吉林船厂有舟船数十艘,军匠户一千三百余户,六千余口人,但仅有两千余亩地……”

朱高煦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