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靖难攻略> 第104章 匹夫无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匹夫无罪(2 / 4)

今年苏松二府的这笔钱,不管怎么样,都得花出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苏松二府的人得了利,如今在庙堂上附和太孙的人也变多了。”

忐忑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高炽只能强制自己将注意力放在了桌上的奏疏内容中。

“另外……”

这样固然是照顾了自己,可这样更说明了朱高煦的重要。

一旦暂停了苏松二府的赋税,金银铜矿又无法及时开采,那朱允炆想要做的这件事就得往后推迟好几年。

黄子澄点头附和,看样子对齐泰所说的话都十分认可。

“这消息应该才刚刚送到武英殿,太孙不知道也正常。”

“你我最好在这段时日里劝太孙打消这个念头,不然放燕嫡次子煦离京,日后必遭反扑。”

“嗯……”齐泰微微颌首“那燕嫡次子煦放出去容易,想让他回来就困难了。”

对此,齐泰也做解释道“吉林船厂如今驻扎一千军户和三百匠户,开垦的田地约两千余亩,无法自给,每年都靠辽阳都司运送粮食才能维持。”

朱允炆转过身去,拳头紧紧攥着“我知道他无心与我相争,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郭英抬手作揖,不出声的走进殿内,来到朱允炆离去的位置坐下。

不过,就今日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让收上来的宝钞重新流入民间,那大明只会被拖垮。

那朱高煦不是说要让宝钞流通吗?这难道不是流通?

“更何况,当下云南土司蠢蠢欲动,当地金银铜矿虽然已经勘探,但想要成熟开采冶炼还需要几年时间,苏松二府的这笔钱……”

在他看来,朱允炆确实沉不住气,居然会想着让朱高煦回北平。

瞧着自家四个孙子的模样,朱元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郭英质问朱元璋的时候,春和宫内的朱允炆也满脸戾气的对身前两位文臣发作。

他的态度转变让朱济熺三人捏了一把冷汗,但面对他的转变,朱元璋却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那副从容,似乎所有事情都在他把握中一样。

这两位文臣,一个是常伴他左右的黄子澄,另一位则是身穿正六品官服,留着一尺长须,举止端庄,表情严肃的三旬文臣。

可朱高煦不同,朱高煦太讨自家爷爷喜欢了。

别说郡王,便是王世子,朱允炆恐怕也不会妒忌。

“他的封地太远,陛下和燕王都不会高兴,放的太近,又起不到屏蔽他与燕府的作用……”

朱元璋一句话便将朱允炆的想法击垮。

看着桌上整齐有序的笔墨摆放,郭英这才趁着朱元璋喝茶开口道“放燕嫡次子煦回北平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

“云南不行吗?”朱允炆皱眉,毕竟云南土司蠢蠢欲动,也足够远。

“皇爷爷,云南的金银铜矿已经够朝廷忙活好一阵子了。”

“高煦的本事,在边塞才能最大发挥,留他在京城有些可惜了。”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在这一整个下午里,朱允炆和朱高炽没有像往日一样积极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是埋头处理奏疏。

“是……”朱允炆紧咬牙关,只觉得呼吸都灼热了几分。

只是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想要从朱元璋脸上看出东西还是太年轻了。

“……”

“臣想来,恐怕太孙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妒忌那燕嫡次子煦。”郭英说出了他的看法。

齐泰的话一经说出,黄子澄也皱眉道“眼下北边无战事,不然倒是可以借口战事将他先支到偏远地方,至于封国可以另说。”

在他口中,或许亲近朱高煦,让朱允炆不高兴的举动也是他故意为之,为的就是看看朱允炆的心性。

他这话一经说出,黄子澄与那正六品文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说。

“西阳哈?”朱允炆皱皱眉头,显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倒是齐泰见状如数家珍的解释

齐泰说出了朱允炆的想法,毕竟眼下朱高煦的表现太过亮眼,尤其是他那一手“看山点矿”的本事,放他回北平,朱棣必然如虎添翼。

仅、、这些文章,就足够证明朱高煦高瞻远瞩,也更适合南京城这个大舞台。

“地方上的上万贡生也在兴修水利,北边辽东、甘肃、陕西等都司都靠着朝廷转移粮食养活,少了苏松二府的这笔钱,很多事情就难以周转。”

“在臣眼中,您从未对一个非先太子一脉的郡王如此亲近。”

郭英能从元末闯出一片名堂,更是在洪武年间安身保命,自然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朱允炆也不再纠缠,而是顺势作揖“孙儿领旨照办……”

要知道,这批粮食的数量可不少,一旦贩卖,那不管是开矿还是平叛,这笔粮款都能从容应对。

封国不能封太远,所以黄子澄另辟蹊径,想着利用战事来支开朱高煦,把朱高煦放到距离朱棣足够远的地方。

思虑再三,他还是作揖道“太孙,尽管燕嫡次子煦犯了怒,但他文韬武略皆有才干,加之精通看山点矿的本事,放他出京无异于放虎归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