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章 大型模锻件制造攻关小组(日万,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大型模锻件制造攻关小组(日万,求月票!!))(1 / 2)

机械工业部下属院校一共只有三所,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br>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要把庐州工业大学纳入到科工委管辖范畴内。</br>除了需要在庐州设置一个配套院校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在于这所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有一定的实力。</br>但又不是特别有实力。</br>这年头在华夏学车辆工程,是真不知道出来之后能干啥。</br>合资企业能提供的最好岗位也就是车间工程师,而国内自己的企业……</br>不说也罢。</br>等到南汽和菲亚特那个联合研发中心落地,情况可能会稍有好转,但至少眼下确实没什么前途。</br>坦克与装甲车辆倒是个出路,但1997年是啥概念。</br>96a和99都还没着落,第二代的88a/b和更早的59/69坦克都已经停产,白板96坦克的数量稀少,整个华夏的装甲工业产能就靠86和92两种步兵战车维持着。</br>解放军自己装备不了几辆,外销的话又完全竞争不过苏联解体之后几乎以废铁价处理的大量t72和bmp/btr……</br>总之根本没效益。</br>稍微有点能耐的肯定是要往国外跑。</br>这样一来,在国内留住一批中上水平的中流砥柱就是比较现实的选择。</br>在北方已经有京城理工大学了,南方也可以留个苗子。</br>“那就暂时这么定下来好了,到时候往上面打个申请,应该就可以。”</br>丁高恒的最终拍板,也意味着这个话题告一段落。</br>当然,原则上说,分配人家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还是是要跟他们,以及教育部沟通一下的。</br>但庐州工业大学此时连211都不是(2005年才入选第二批),不会有太多人关注,问题不大。</br>“主任,是否考虑要把现在机械工业部制定产业政策的职权也争取一下?”</br>短暂的寂静过后,政策法规司的司长抛出了一个稍微有些敏感的话题。</br>尽管大方面上的产业政策是由国家计委制定,但机械工业部仍然可对于具体的执行方向作出指导,如果能拿过来的话,显然对政策法规司,以及他本人是有好处的。</br>当然,对于国防科工委也有。</br>不过这种东西,牵扯到的影响可就比刚刚那一个学校过来大多了,所以他也只能说是“争取”。</br>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显然要谨慎很多,过去了足足半分钟左右都再没有人发言。</br>“我觉得,还是不要过于贪大求全了。”</br>最后只好由丁高恒自己出来表态:</br>“产业政策制定这个方面,本身就比较敏感,也是被某些人攻击说市场化程度不足的主要靶子,至少在入世这件事彻底敲定下来之前,谁接到手里都是个烫手山芋。”</br>虽然并没有把话说的很明白,但显然,他口中的“某些人”并不是美国人。</br>否则直接说就完事了。</br>事已至此,政策法规司的司长也知道这个事肯定是没戏了。</br>不过,丁高恒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br>“当然,也没必要过于悲观,咱们这个装备工业司虽然明面上没这项职权,但就像刚刚小常说的那样,靠项目来以点带面,用用巧劲,还是能做不少事情的。”</br>职权这种东西,有明着的,也有暗着的,前者固然更好,但后者也未必就差。</br>其中的弯弯绕绕纷繁复杂,不过能坐在这里的人一个个都是老油条,自然无需丁高恒说更多。</br>而且他刚刚也说了,是“入世这件事彻底敲定下来之前”。</br>在那之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br>到这一步,装备工业司的事情,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br>至于具体的组织架构以及编制构成,并不是科工委这个级别能直接决定的。</br>“最后,还有一件事情。”</br>丁高恒把手中的钢笔放下,神情也轻松了很多:</br>“小常啊,你上次去看过的那个江城重型机床厂,兵器总公司那边已经基本接收下来了。”</br>本来以为后面跟自己没关系了的常浩南顿时精神一振:</br>“这么快?那锻压机项目的立项……”</br>重型模锻压机如果立项,绝对是整个90年代华夏装备制造业的第一大项目,属于以后能载入史册的事情,他自然是相当上心。</br>而把设备选在江城,也是考虑到这里的工业基础以及交通便利性。</br>将近7万吨级的重型锻压机,无论是其本身的建造过程,还是未来生产出的产品都必定包含很多大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