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1 / 3)

当常浩南接到一个从苏省打来的电话时,他刚刚跟杜义山和刘振响二位大佬开完会——</br>时间已经来到8月末,之前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征求意见函,也到了需要提交报告的时候。</br>当时征求意见的,主要是三件事。</br>一是把航空工业总公司拆分成一集团和二集团。</br>这也是三人讨论的重点。</br>国企的集团化、去行政化改革,属于时代的大趋势,总体上也绝对是利国利民的事情。</br>并且这次拆分也并不只是针对航空工业,实际上,原有的五大行政化总公司(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全都会被一分为二,变成科工委下属的十大集团。</br>无论是作为重生者的常浩南,还是老谋深算的另外两位资深院士,都明白这绝不是几个人能够改变的。</br>但拆分的方式却可以讨论。</br>以常浩南马后炮的眼光来看,航空和造船行业的拆分都不算成功,分家的航空工业一、二集团以及南船和北船都在后来十几年中先后重新合并,折腾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br>事实证明,两家业务范围完全重合的企业并不能真正实现预想之中“在竞争中相互促进”的作用,反而会产生大量内耗,并不是一种合理的拆分方式。</br>而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的改革方式就要合理的多。</br>它们根据业务不同分别拆分为了核工业集团/核工业建设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在安然度过了刚开始的不稳定阶段后,反而逐渐开始把业务延伸到对方过去擅长的领域当中,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良性竞争。</br>因此,三个人最终达成共同意见,建议把航空工业总公司根据业务范围一分为二,变成航空工业集团和航空动力集团。</br>二是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航空公司合并,这一点其实跟航空工业关系不大,三人也并非商业或者管理专家,因此只是建议应当保留一个由空军或航空工业系统运营的航空公司,类似安东诺夫航空或者伏尔加-第聂伯航空,以保障自主型号拥有最基本的市场。</br>三是选址建设一个全新的、专门面向国际航空产业链服务的航空产业园。</br>根据杜义山的说法,目前在几个候选城市中,支持庐州的人选更多。</br>在这件事上,三人最终没有得出一个一致意见。</br>只能说,庐州的经济水平、工业基础、交通便利性都满足要求,地理上不南不北,政策上也相对比较偏向于制造业。</br>总之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选择。</br>直到常浩南拿起电话听筒的时候,他还在想着刚刚三个人之间的谈话内容,同时正在看杨慧梅给自己拿过来的一份文件——那是torchmultiphysics软件面向欧盟地区的用户协议内容。</br>“你好,我是常浩南。”</br>“常总,我们的新轴承钢,搞出来了!比斯凯孚原厂的钢材还要好!”</br>电话那边的声音由于兴奋而有些变形,加上常浩南本就处在一心二用的状态下,脑子一时间还没转过来,因此听到这句话之后直接愣了一下:</br>“你是……”</br>“我是方满昌,兴澄特钢的总工艺师,之前我们见过的。”</br>方满昌这才想起来还没报自己的身份。</br>常浩南也总算回过味来:</br>“哦,原来是方总,你们这就……”</br>“别别别,我哪能算什么总……”</br>电话那边的方满昌赶紧打断常浩南,纠正了后者的称呼:</br>“常总您叫我小方就好。”</br>“那什么……”</br>方满昌看上去应该有个四十来岁,就算考虑到冶金这个行当比较熬人,老的快,也得有个三十几,这个小方实在是很难让嗯叫出口。</br>对方如何倒是无所谓,但不能把他自己给叫老了。</br>“方工,伱们这就把新钢材给搞出来了?这么快?”</br>尽管对于自己的方法很有信心,但现在距离交易达成才过去不到两星期时间,要完成样品生产、工艺选择和检测,似乎还是太快了一些。</br>“嗐,这可是常总您拿出来的东西,我们肯定是高度重视,回来之后马上就根据我们过去的一些经验进行推算,然后把手头其它所有研究和测试全都停掉,集中全部力量,朝这一个方向专门攻关,这才在今天早晨做完的……”</br>兴奋之下的方满昌絮絮叨叨,话语中不着太多重点,但也没忘了把研究新钢材的过程给略微“美化”一下。</br>实际上他回来之后只是根据常浩南的方法,凭借直觉和经验选了几个数值交给了手下最不受待见的人去做。</br>谁想到运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