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0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1 / 2)

<b>inf</b></div> 1996年,我国花费6600万美元的巨额经费,从英国购买了8套搜水-2000雷达,计划安装在运8平台上,交给海军航空兵使用,用于对水面目标进行搜索,从而引导歼轰7发射反舰导弹进行攻击。

最终总共生产了4架运8j海上警戒机。

这四架飞机也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仅有的空基远程探测力量。

性能么……只能说差强人意。

但至少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而且这种飞机还有一定的指挥能力,让我军提前对真正预警机的战术安排和使用保障积累了不少经验。

因为从英国购买的雷达目前还没有到货,所以常浩南面前的这架运8y实际上还只是一个等待改装的平台机型,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试飞,以获得足够的飞行数据。

而此时,这架停在机库里的飞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经过改进的机头雷达罩,以及前起落架都因为降落时的冲击而变得几乎不成样子。

好在驾驶舱和机翼部分都保持得比较完整,因此机组成员只是受了些伤,而且后续也还有进行修复的可能。

已经有不少182厂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对飞机进行检查了。

见到杜义山和常浩南走进停机棚,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用一口带着些许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杜院士,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分析,对飞机降落过程中的飞行数据进行了还原和模拟,发现跟实际情况完全能对的上。”

“另外,刚刚从总装车间里临时调了一架运8f,可以用来配合您进行试验,安12测绘仿制的资料以及后续几个改进型的设计图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182厂从我以下,不,从王总经理以下所有人都听从您的调遣!”

本来,常浩南对于面前的这个人并无什么印象,但是听到他的口音之后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位是日后一系列运8平台改进型号的总设计师,梁绍修。

由于原本负责运8原型到运8的徐培麟总师去年已经退休,技术实力本就比较薄弱的182厂此时只能由他来挑起大梁。

偏偏就在最青黄不接的时候,还遇到了这么一次要命的事故。

“我这把年纪,跟你们徐总师都差不多了,分析问题还可以,但是其它方面已经赶不上年轻人咯。”

杜义山摆摆手,然后向对方示意了一下身边的常浩南

“这是我的学生,常浩南,我想,这次改进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由他来完成。”

“这……”

梁绍修看着面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常浩南,一时间有些迟疑。

但很快他就想起来自己似乎见到过这个名字

“哦……606所那边今年申报的那个……”

歼8目前还没有设计定型,并且毕竟是涉密项目,也不会用特别公开的形式进行宣传,因此常浩南现在更具知名度的身份还是那个先进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

这种头衔搁在外面几乎没有影响力,但在航空系统内部完全可以作为硬通货。

“梁总师,您好,很高兴能跟您和182厂的同志们一起合作。”

经过八三工程的历练之后,常浩南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已经逐渐习惯了应对类似的场面,再不是前世那个连参加研讨会都有些紧张的小角色了。

“您好,常浩南同志,能有杜院士和您的帮助真是太好了,感谢你们。”

“现在我们面临的时间压力非常紧,运8j是在运8全气密型的基础上发展的,改进部分并不涉及飞机的翼面部分,所以这次事故对于整个运8型号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

“我们马上就要交付给邮政航空一批新型号的运8f,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机翼结冰隐患的话,可能会导致用户拒绝接收,还有正在和波斯那边洽谈的出口订单,同样会受到影响。”

“嗯……关于时间方面我没办法保证什么,但肯定会拿出最快的效率。”常浩南点了点头

“要不我们先去看一下设计资料?”

“好,跟我来。”

看着常浩南信心满满的样子,原本心急火燎的梁绍修也跟着冷静下来了不少。

实际上,常浩南知道运8机翼结冰问题的症结所在。

只不过他在这一世从未接触过运8相关的资料,直接拍胸脯打包票实在过于违和了……

简单来说,就是安12/运8飞机的除冰系统设计不够合理。

以结冰情况最严重的水平尾翼为例,其只有一套分布在整个平尾表面、雨露均沾的电加热除冰系统,而且这套系统还只有一档最高电流模式可用。

在苏联那边,考虑到北极圈附近的气候条件,这个设计还是勉强可用的,反正温度够低,大电流就大电流了。

即便如此,安10/安12的飞行安全记录也相当糟糕。

而到了温度相对较高的华夏,如果在还没结冰的情况下长时间开启加热系统,就会导致绝缘胶层急剧升温碳化,进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