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51章 这画面不对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这画面不对啊(1 / 3)

<b>inf</b></div> 陈景恪连忙坐好,说道“娘娘,您说。”

马皇后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退开,才说道

“有些话陛下不方便说,但以你的聪明应该能想到是什么意思。”

“陛下已经拿出了诚意,也希望你勿要忘记当日之言。”

她说的是陈景恪刚回京那天,在乾清宫和朱元璋的那一番对话。

朱家保他平安富贵,他为大明效力。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当即就右手指天,道

“陈景恪绝不忘当日之言,若有违背必死无葬身之地。”

古人是很看重誓言的,见他毫不犹豫就发下毒誓,马皇后很是欣慰

“好,陛下没有看错你。”

“还有一事,虽然公主下嫁了,但皇家的颜面还是要保留一些的。”

“有了福清,伱不能再纳妾了。”

陈景恪刚想说什么,马皇后就先一步道

“陛下也知你陈家三代单传,对子嗣尤为重视。”

“且你身边只有福清一个女人,也多有不便。”

“她下嫁之时,会携带两名侍女,陛下允你将她们收入房中。”

“但不可对外声张,你可同意?”

陈景恪苦笑道“其实臣的心思不在男女之事上,有公主一人足矣。”

马皇后并不相信这话,只以为他在表忠心,男人哪有不想三妻四妾的。

不过对陈景恪的表现,她很满意就是了。

不管是表忠心也好,还是真的如此想也罢。

有这个态度,肯答应了此事就好。

“那就剩最后一件事情了,你是想将婚期放在今年,还是等明年?”

陈景恪顿了一下,马皇后行事真是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既然把事情敞开了说,那就直接办妥当,不给人留任何反悔的余地。

“额……但凭娘娘做主。”

马皇后笑道“明年福清十五岁,正好嫁人,就这么定了吧。”

陈景恪自然不会推迟,也不能推迟。

法律规定女子十六岁及笄必须成婚,否则就要缴纳双倍人头税,再不成婚就要处罚其父母。

年龄再大一点还不结婚,官媒就会出手强行拉郎配,到时候下场会更惨。

除非是家中至亲去世需要守孝,才不会被处罚。

当然,这仅针对普通百姓,家里但凡有点关系的,官媒都不敢上门。

作为皇家,有些事情是需要做出表率的。

大明公主一般都是十五岁成婚。

陈景恪要是提议推迟,必然会被误会心不诚。

明年就要成婚了?陈景恪意识竟有些恍惚。

确实很突然,之前没有任何征兆,返回应天才几天,就确定了终身大事。

“娘娘,接下来怎么做,要找个媒人来提亲吗?”

“哈哈……”马皇后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平时看你挺聪明的,遇到自己的终身大事,怎么就这么糊涂了。”

陈景恪挠了挠头,这事儿和聪不聪明没关系,主要他也没娶过公主啊。

“订婚不是需要三媒六证吗?”

马皇后笑道“虽说皇家成婚与民间大体相同,但细节还是有所不同的。”

“订婚之事就与民间不同,只要陛下当众言说,此事就算是成了。”

“正式赐婚的旨意,要等到你们成婚前夕才会颁布。”

陈景恪尴尬的道“那就好那就好……”

民间要求三媒六证交换婚书,是怕有人耍无赖不承认。

皇帝金口玉言,当众说出这事儿,是没办法不承认的。

朱标和常妃的亲事,就是老朱和常遇春口头定下的。

前朝类似的事情也很多,比如李世民允诺,要将新城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也只是口头承诺。

虽然后来悔婚了,但也没有耍无赖不承认有这回事儿。

因为这事儿,他没少被人喷。

朱元璋只要当众,将他和福清公主的婚事说出去,事情就算是成了。

今天丢人太多,陈景恪已经不想再谈这事儿,转移话题道

“不知迁都和黄河改道之事,陛下准备的如何了?”

马皇后说道“陛下正和群臣商议此事……”

谨身殿,正在召开一场扩大会议。

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主持,二十余位文武重臣参加,此时大家正在讨论的是应不应该迁都。

迁都历来是大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而且反对的不只是南方人,支持的也不全是北方人。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大明京畿放在应天已经十七年,事实证明没有任何问题。

且北方贫瘠,京城放在洛阳,还需要从南方调运粮草物资。

迁都就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意义啊。

发现反对的人竟比想象中还要多,更加坚定了朱元璋迁都的决心。

才立国十七年,这些人就已经习惯了京畿在应天,再过几年阻力只会更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