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出关(1 / 2)

<b>inf</b></div> 有了自家老爷子的指点,徐允恭接下来可谓是彻底放开了手脚。

不会刻意去得罪谁,但也不会有意去结交谁。

一切都遵从本心,有能力的就上,没能力的就下。

除了杜同礼得到了一些照顾,其他人都一视同仁。

但杜同礼走的是陈景恪的关系,不算他的人。

而且在明面上,杜同礼帮他摸清了,从锦衣卫抽调来的五百人底细,是立了大功的。

得到重用的理由也很充分。

他的做法一开始让大家很是不解,不少人私下腹诽他不近人情。

但渐渐的大家发现,他也从来不欺凌打压谁,真的做到了一切只看能力。

口碑开始好转,很快就变成了敬佩。

即便是最讨厌他的人,也都佩服于他的人品。

真正有能力的人,开始积极表现自己,并走向领导岗位。

稽查司的框架,以惊人的速度搭建起来。

朱标对此非常满意,数次称赞徐允恭有大将之风,将来必为国家股肱之才。

稽查司自然不可能全用锦衣卫的人,还从卫所抽调了一千五百人。

总共两千人,全部打乱重新分组。

其中一千五百人,分成十三组,前往十三个布政司坐镇。

剩下五百人留在京师总部,随时听候调动支援布政司分部,同时还兼顾培训新人的任务。

杜同礼自然被留在了京师。

这倒不全是徐允恭照顾,他的能力也确实很不错,还懂算学。

太适合在总部工作,兼顾培训新人了。

这些人本来就是从卫所抽调的,武力方面无需培训,个个都是好手。

侦查方面,锦衣卫出身的五百人,本身就是干这个的。

所以稽查司只是经过简单整合,就直接可以投入工作。

他们的任务是协同地方衙门打击假钞,负责管理宝钞的了解当地经济的,另有其人。

与此同时,朝廷也接连给地方衙门,下了好几道旨意。

讲明了金钞局的职权范围,并要求地方衙门配合他们工作。

地方衙门对金钞局的态度,那自然是反对的。

皇帝说的轻巧,只是管理宝钞发行和流通情况,稽查造假币。

可皇帝也说了,他们还有个任务,是了解地方的经济情况。

对于地方官来说,这可就要了亲命了。

以后他们弄虚作假的成本,就更高了。

至少要把金钞局的人喂饱才行,否则人家一封奏疏上去,就要死一大片人。

至于假钞?和我有啥关系。

可他们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阻止这件事情。

现在只能想办法,将对方拖下水。

其实反过来想想,金钞局是专门管理宝钞的,如果将他们拖下水……

嘿嘿……

已经有人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了。

就是不知道,等真相揭开的那一天,事情会如他们所愿。

——

另一边,陈景恪也一直在忙碌着。

无酸纸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比如如何处理棉纤维,毕竟之前可没人奢侈到用棉花造纸。

比如添加多少施胶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纸造出来之后,还要做各种试验。

撕扯测强度,揉搓、火烤、水洗……各种折腾。

但凡有一点不达标,就要重新调整配方比例,乃至改进整个制作流程。

这个过程没有一点捷径可走,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去试验。

还好,宝钞提举司有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通过群策群力一件件解决了这些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在陈景恪的指引下,发明出了很多新工具。

二十多天后,终于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纸张。

看着最终的成品,工匠们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陈景恪也长出口气,露出欣喜的笑容。

将近一个月的辛苦,终于有了足以匹配的成果。

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很快他又带领大家梳理了整个生产过程。

最终拿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生产流程。

实验了几次,确定流程没有问题,他才拿着一卷样纸走出宝钞提举司,来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不辱使命,纸造出来了。”

“快拿过来,给咱看看。”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走过来,接过纸张小心的抚摸,只觉入手光滑犹如美人肌肤。

陈景恪在一旁告诉他,如何测试纸张品质。

朱元璋一听要如此折腾这些纸,心中竟生出些许不舍。

随即他就自嘲一笑,没想到自己还多愁善感起来了。

立即就按照陈景恪说的方法,一通测试。

不禁露出惊讶之色,这纸的质量太好了。

拿起普通的纸,用同样的方法试了一下,对比更加的明显。

“好好好,景恪你果然从不食言,这纸确实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