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1 / 2)

<b>inf</b></div> 朱元璋一拍大腿道“咱一直纳闷,读书人应该是个顶个的聪明。”

“为何科举选拔上来的,多是空谈之辈,原来问题出在了这里。”

“要不咱就增加一些科目,考较读书人做事的能力?”

陈景恪连忙说道“万万不可,普通人供养一个读书人本就困难,已无余力供其读更多的书……”

“若增加科目,恐怕用不了多久满朝皆是公卿子弟,普通人再无翻身的可能。”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的点点头“你说的对,是咱考虑的简单了,你可有法子解决这個问题?”

陈景恪点点头,又摇摇头“办法有,但以现在大明的国力,极难做到。”

朱元璋猛然就坐直了身躯,问道“你说要怎么做?”

马秀英和朱标也同样看向他。

陈景恪心中一动,决定趁机给他们普及一下生产力的概念。

不管有没有用,先灌个耳音,时间长了总能有点效果的。

“发展生产力。”

朱元璋虽然不懂,却非常的兴奋。

盖因陈景恪每说出一个新词,都会提出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是,这个新方向都是有的放矢,能帮助到大明。

所以这会儿又听到一个新词,他自然很高兴。

马秀英和朱标也差不多。

朱雄英对陈景恪更是信服,听到他要讲课也很是高兴。

“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

陈景恪就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详细的给他们解释了一遍。

“远古时期人们茹毛饮血,掌握了火,就开始吃熟食……”

“有巢氏发明了房屋……人们从树洞山洞走出,在平原居住……”

“神农氏尝百草,人们掌握了医药,寿命得到延长……”

“铜铁的发明和使用,人们的工作效率更高……”

“原本做一套家具需要几个月,锯子、凿子等工具出现后,只需要十几天。”

“曲辕犁出现……原本需要两人两牛才能做的活,现在只需一人一牛……”

“同样的人畜,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良种的培育、水肥的使用等等,都有效的提高了粮食产量。”

“千年前亩产不过百斤,现在可达两百斤,若耕种得法三百斤亦非不可能。”

“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靠手抄非常珍贵,只有高门大户才能读的起书。”

“印刷术出现后,书籍价格降低到了普通人也能购买,一般百姓人家也能读的起书。”

随着一个个例子说出,众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就越发深刻。

陈景恪最后总结道“百姓能读得起书看起来很简单,深究起来就是数千年发展生产力的成果。”

“若无房屋火焰,若无铁器曲辕犁,若无粮食高产,若无纸张印刷术的出现……”

“就不可能有现在百姓可以读书的大好局面出现。”

“所以,这一切都可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

“若大明重视生产力发展,许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未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工者有其业……百姓衣食无忧,亦非不可能。”

朱标喃喃道“耕者……这就是大同之世啊,真的可以实现吗?”

朱元璋也有些向往,但随即就清醒过来“你小子别忽悠咱,你也说了,数千年才发展成这个样子。”

“且这些发明多为不可控,我大明就算想发展也无能为力。”

陈景恪心中叹息,反问道“陛下,若您对火炮的威力不满意,会如何做?”

朱元璋随口答道“自然是让军器局想……”

话才说一半,他突然停住了。

马秀英和朱标也同时醒悟过来。

军器局可以研究出威力更大的火炮,那别的衙门和工匠,自然也能研究出别的更好的东西。

生产力自然也能用相同的方法来提高。

只有朱雄英挠了挠头,不明白皇爷爷说的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不说了。

不过这会儿众人可没空理他,都各自陷入了思考。

朱元璋迟疑了片刻道“这需要投入大量钱粮啊。”

陈景恪说道“是的,而且投入了钱粮还不一定会有成果。”

朱元璋点点头,叹道“以咱大明现在的国力,没有多余的钱粮投入其中啊,此事将来再议吧。”

陈景恪心下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继续多说。

盲目的去搞科研就是浪费人力物力,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不过是给他们做个科普,让他们知道生产力的重要性。

等将来算学圈子壮大,他会慢慢的给大家传授一些基础理科知识。

再弄出一些高价值的成果,比如玻璃。

透明玻璃、平面镜在这个年代,那就是稀世珍宝,赚钱的速度堪比开印钞厂。

他为什么不在现在搞发明,帮老朱解决困境,顺便给自己赚取财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