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5章 太孙伴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太孙伴读(1 / 2)

<b>inf</b></div> 封官?陈景恪早就猜到了会这样,所以并不意外。

“谢陛下,只是草民年幼无知恐无法担此重任,且也会引起他人非议。”

朱元璋笑道“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历代皆以神童为祥瑞,任用神童为官屡见不鲜。”

“虽然咱不信此等祥瑞之说,但也不介意启用神童。”

“百官那里你更无需担心,他们比咱还希望见到神童入朝为官。”

陈景恪非常惊讶,还有这回事儿?

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那些人的想法了,不外乎‘天赋皇权’四字。

皇帝要用‘天意’来为皇权加码,百官维护‘天意’就是在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法统。

弄几个神童挂个虚职,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不屑于用神通装点自己,但文官很乐意啊。

想到这里,他心下有些无奈,好不容找到的理由没想到竟然不能用。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御医无不是医中国手,我岂敢与他们相提并论,只愿入太医院为一名学生足以。”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不愿入朝为官?”

陈景恪连忙解释“非是不想为官,实在是不想当出头的椽子。”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后哑然失笑

“皇榜都敢揭,咱还以为你是胆大包天的人,不成想竟如此谨小慎微。”

“你都这么说了,若咱非要给你封官,倒显得咱不通人情。”

陈景恪讪笑不已,但见朱元璋没有生气,心中也松了口气。

史书上都说朱元璋有时候很小气,对那些不肯出仕的人喊打喊杀。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他杀的是对大明心怀不满的人,或者是借着隐居为名辞官,然后到处浪的。

对那些真心隐居的,他也不会强求。

这两种观点陈景恪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但以他的亲身经历来看,后者更有道理一点。

朱元璋沉吟道“但伱要在宫中行走,必须有個合适的身份才行,咱想想有什么合适的职务。”

太医院也有规矩,只有获得御医资格的人才能独立行医。

其下就是吏目,只能当御医的助手。

再之下就是学子,连当助手的资格都没有,平时就是学习跟着打杂。

陈景恪想在宫里行走,至少也要是个御医才行。

他不想当御医,就只能想个别的身份。

可宫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时间又哪里能想到合适的,总不能给他个禁军宿卫的身份吧?

陈景恪将来就算不当御医,也定然是走文官这条路,是绝不能当宿卫的。

文武分家,朱元璋还是分的很清楚的。

就在他头疼的时候,马秀英开口说道

“不如让他给英儿当个伴读吧,有他在我们也不用再担心今日之事重演。”

朱元璋一拍大腿,“还是妹子你聪明,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朱雄英也高兴的道“好呀好呀,有陈郎中在,日后我就再也不怕生病了。”

见孙子都支持此事,朱元璋就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就这么决定了,陈景恪你可莫要辜负了咱的期望。”

皇孙的伴读,妥妥的未来之星啊,多少人打破头都抢不到的位置。

没想到这样的馅饼竟然会落到自己头上,陈景恪心中也很高兴。

“谢陛下,草民必不负皇恩。”

朱元璋似乎起了谈性,对马皇后说道

“等乖孙康复了,就让他在宫里进学……嗯,咱要重开大本堂,好好培养咱的乖孙。”

大本堂,洪武元年开设,用来教导太子朱标的地方,还让一众亲王、勋贵子弟、民间俊秀当伴读。

后来朱标自己开府,大本堂就关闭了。

为了朱雄英开设大本堂,其意义太过重大了。

马秀英更直接,“英儿本就是皇位继承人,我看你找个时间直接宣布了好,免得有人起小心思。”

闻言陈景恪汗毛都竖起来了,我的亲娘诶,这话是我能听的吗?

他低着头,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周围伺候的下人比他还要惊恐。

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难看“妹子你又和咱想到一块去了,明日早朝咱就将此事宣布了。”

两口子也知道,有些话不能当外人的面说,只是略微说了两句,就转而讨论起谁来当朱雄英的老师。

陈景恪心中暗暗嘀咕,不会把建文三傻给弄来吧。

不过这个时间节点,那三个人应该都还没发迹。

但按照年龄来推算,也就是这几年,他们应该就会在科举上崭露头角,早晚大家会碰上。

到时真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三人。

能将朱允炆大好江山弄没了的三个大佬,不认识一下约等于白穿越了。

话说对建文三傻,陈景恪认为还是要区别看待的。

方孝孺这个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是真的忠贞为国,也是真有才华,只可惜政治上太过于幼稚。

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是此庄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