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第一氏族> 章一二八七 兵临城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一二八七 兵临城下(2 / 2)

由,将对方架出长安城。 他们原以为最坏的情况,不过是魏崇山脑袋缺根弦要坚持到最后,现在不愿走,但他们怎么都没料到,魏崇山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投降? 自古以来哪有君王主动说要投降的? 就算君王最终选择了投降,那不也是被群臣裹挟,众意难违不得不勉强屈从? 天下竟有不要自家江山的君王? 真是岂有此理! 来势汹汹的反抗军就在眼前,城中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炮声,人心散乱,且前方战事艰难,各道防线能坚持的时间极为有限,军心不稳。 这种时候魏崇山却要投降,那秦国大厦说崩塌就崩塌。 世家军队先前进攻河西军,好不容易用战绩重振的些许士气民心,会在眨眼间一泻千里。 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是秦王亲自出面投降,秦国必然从上到下崩溃,世家们又如何自处? “臣......臣等正欲死战,王上何故先降?”心中翻江倒海把魏崇山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的孙康,憋了半天才面红耳赤地憋出这样一句话。 在孙康眼中,提出投降意见的魏崇山已经跟他的敌人没有区别。 “哦?孙将军还愿率部死战不退?”魏崇山诧异地问了一声,眼中好似升起了一缕亮光。 孙康:“......” 他当然不是真要跟反抗军死战,他只是向魏崇山传达一个态度,一个绝不跟赵晋媾和的强硬态度,被魏崇山这样直接当头一问,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 好在蒋飞燕及时为他解了围:“王上,孙将军的意思是臣等誓死效忠王上,绝对不会有贰心。但眼下反抗军势大难制,长安已经不可守战,只有退到汉中才能获得转圜余地,从长计议。 “王上,臣等一定会死守汉中,绝不让反抗军踏入汉中半步!” 面对臣子如此忠心的表现,魏崇山却没有任何振奋之色,只是一声叹息,转头看向了殿中的另一群人:“退往汉中,说来简单。 “我秦国大军尚全之际,都没能挡住晋军,而今大军损失殆尽,纵然有地利又如何能够反败为胜?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自前朝乾符十二年开始,天下经年大战,百姓无不生活????????????????在苦难之中,寡人实在是不想为了困兽之斗再让黎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孙康、蒋飞燕等人闻听此言,都觉得事情荒唐到了极点。 他们已经表明死战的决心与对魏氏的忠诚,对方竟然还要执意投降,这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循着魏崇山的视线转头,世家官员们终于反应过来殿内的气氛不对劲。 这里不是魏崇山一个人,还有好些个秦国大臣。 只不过这些官员不是地方大族出身,就是寒门官员,跟世家不可同日而语,平日里这些世家大臣也不曾如何重视对方。 但是现在,他们在魏崇山看过来的时候,纷纷上前大赞魏崇山的仁义胸怀,表示古之圣人也不过如此,同声支持魏崇山结束战争。 这些官员虽然人数不多,大多数地位也不是特别显赫,势力平平,但终究是一股势力。他们这番表态让世家官员们认识到,秦国投降不再是魏氏一族的意见,而是有一定的基础。 这个基础虽然薄弱,但在反抗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却是足够了。 孙康、蒋飞燕等人相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厉色与决然。很明显,现在事情已经恶化,他们不可能再得到魏崇山准许迁都的态度。 那他们就只剩下一种选择。 裹胁魏崇山撤离! 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去了汉中之后换一个人上位,但眼下必须拉着魏崇山一起走。没有秦王的旗帜作为号召,他们的行动就不是国家迁都而是残兵出逃,到了汉中也没有大义名分去收拢人心,稳住局势。 孙康、蒋飞燕等人在刹那间达成一致:立即行动! 真动起手来,那些地方大族与寒门的官员,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在众人嘴里喊着保护王上撤离,实际是要绑架魏崇山的时候,有几个世家修行者在殿外急声大喊,有紧急情况要立即禀报孙康、蒋飞燕等人。 听出那是自家早一步派往西边,带着家族力量先行撤往汉中,并增强关隘守备力量接应后续队伍迁徙的家族修行者,孙康、蒋飞燕等人不由得心头一紧,暗道不好。 对方没道理回长安城的。 对方回了长安城,只能说明事情出了变故! 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变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