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3、133(1 / 4)

行云的试片室有70多平米,内里设置非常豪华,有个可以小酌的吧台,有4D电影座椅。

还有几个很大的懒人沙发,比较贴近私人家庭影院的布置。

苏然和庄念夏一起,扶着戴金玉老师进去坐下,手心潮潮的都是汗。庄念夏要是不提补拍的事,她还没这么紧张,这部戏她拍的很用心。

霍时远是个非常好的老师,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他都会仔细解释应该怎样去表现。

跟他对戏,比看着戴老师的教课视频上课,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她真的对这部片子信心十足。

“别慌,最多就是补拍,今年去不了明年还能去。”庄念夏小声安慰,“我都不怕丢脸,补拍也没什么的。”

苏然勉强挤出一抹笑,乖巧点头。

补拍就补拍吧。

徐老是齐教授的学生,和他们夫妇俩的关系如同一家三口,哪些情节能放哪些不能,都要他同意才行。

“你俩都别慌,要相信时远相信自己。”戴金玉被她俩紧张兮兮的样子逗笑,“坐下吧,别自己吓自己。”

徐老看着她俩笑了笑,没说话。

苏然紧张坐下,暗暗宽慰自己别怕。

剧本是他们四个一起定下来的,中间还改动了一些,就为了不让教授和先生的形象受损。

庄念夏也坐下来,心情忐忑。

过了会,霍时远和袁建安进来,各自找位子坐下。

灯光熄灭,荧幕上出现一幅有些破败的远景,冬日的老城被白雪覆盖,天空阴霾。

穿着棉衣的孩童,正在往家赶的百姓,摇着铃铛穿过街道的车子,在画面中匆匆掠过。

侵略者的战机投下无数的炮弹,爆炸声震得人心颤。

这段片头是经过数字修复的真实影像,看到会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

镜头往下,安宁的小城火光四起,惊惶的人们四处奔逃。侵略者的战机又飞回来,进行第二波精准打击。

正在上课的学校顷刻间成为废墟,年轻的齐教授捂着学生的嘴,趴在雪地里,不停命令大家不要动。

轰炸继续。

无论出身高贵还是贫贱,炸弹之下众生平等。

摇摇欲坠的教室随时会倾塌,水泥块落到讲台的古琴上,发出一声类似悲鸣的颤音。

《琴声》片名在这一声颤音中出现。

镜头从黄昏慢慢切到轰炸停止,再到黎明。藏身在各处的百姓,哭喊着涌向车站。

柳叶从废墟中爬出来,熟悉的人不是炸死,就是被塌下的房子压死,

她忍着泪胡乱收拾了包裹,挖出自己藏了很久的私房钱,白着脸把能拿走的金银细软都收起来,麻木往外跑。

街上到处都是逃生的人,她被人推搡着进了车站。一直到上了车,脸上麻木的神情才慢慢褪去,干净的眼里慢慢涌起水雾。

镜头切到学校。

齐教授的眼镜摔出裂痕,哑着嗓子让学生报上姓名,带着学生在已经是废墟的学校里,找幸存的人。

一夜过去,校园里除了他和十几个学生,往日里熟悉的同事和同学,都不见了身影。

侵略者的战机飞过天空的声音,隐约传来。

他当机立断,让学生们跟着自己,先出城找地方藏身。

故事有此开始。

片子一共九十分钟,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因为战争,命运走向不同的方向。

苏然看到字幕出来,看到齐教授夫妇俩回国后做出的贡献,看到柳先生捐出毕生积蓄设立爱乐奖学金,眼眶涩涩的疼。

这部片子是教授和柳先生,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壮阔的一生,是近代的一个小小缩影。

袁建安的剧本很扎实,霍时远的镜头和演绎,又特别的克制。

商业片和文艺片相辅相成的拍摄手法,让故事变得跌宕起伏,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字幕结束。

灯亮了起来,试片室里静得一丝的声音都没有。

“谢谢。”徐老喃喃出声,“谢谢你们将老师的故事演绎出来,我没有任何意见要提。”

“你们把两位老师演活了,他们就是这个样子。”戴金玉眼角泛红,“演的很好。”

他们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时的乱局。

还原了教授和好友的经历,没有刻意的儿女情长,有的只是两人从师生到挚友,到爱人,细腻又动人的转变。

“念夏演的也很好。”戴金玉转头看着庄念夏,“你所有作品当中,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一部,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出师了。”

庄念夏抿着唇,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

老师一直觉得她算不上好演员,演戏用了太多的技巧,能看但是没法让人入戏。

袁建安接手剧本后,她跟着袁建安不停收集资料,寻找让自己突破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被人物的经历吸引,为那个时代感到难过和心痛,渐渐与人物共情。

拍摄时,哪怕没有自己的镜头,也一直保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