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67章 留学生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留学生们(1 / 3)

李舜臣在书院塾师的资助下,从朝鲜的仁川出发,乘坐商船好不容易到了上海码头。

可正好遇到了舰队出征,上海的码头封锁,商船只能前往不远的松江码头停靠。

抵达码头之后,李舜臣向当地市舶司的官员提出了请求,要离开船队进入东南地区。

却没想到要离开港口区,还需要进行三十天的隔离。

李舜臣只好在迎宾馆中自费隔离,这几乎将他带来的钱全部用光了。

不过好在李舜臣的汉语不错,刚到港的时候,靠着给朝鲜商人当翻译,好歹是赚了一些钱,这才撑到了隔离结束。

等到三十天的隔离结束,他被人带到了市舶司中的一间公堂,一名吏员坐在桌案后面,审核他的入境申请。

李舜臣在桌案前坐下,负责审核外国人入境的吏员姓岳名伦,是从福州市舶司调过来,他看着李舜臣问道:

“朝鲜人?来我东南是为了什么?”

李舜臣立刻说道:“游学!”

岳伦在入境登记上写上了“游学”两个字,又抬头问道:

等到李舜臣离开之后,一个留着散乱头发的倭人走了进来。

“但是入国子监读书,能通过毕业考试的就可以授官了,这可要比我们吏强多了。”

“学历?”

大都督那些高深的新学理论,岳伦是看不懂了,现在他儿子已经开蒙识字,岳伦指望自己儿子能够读书,日后考入国子监光宗耀祖了。

“听说这还是捷径呢,等明年春天咱们东南也会开科举,只有考过科举的才能入国子监。”

岳伦又说道:“苏州府的李时珍医学院,是东南最大的医科学院,就是读书的时间比较长,普通医科要学习一年才能毕业,就连最快的军医科也要半年才行。”

李舜臣点点头,从军也算是一条路了,早就听说东南新军待遇极好,如果从军也解决了生计问题,不用辛苦打工赚钱。

“在朝鲜的学历呢?”

木下藤吉郎拿着通关的文书,终于走出了市舶司衙门。

“新学最好的学堂,自然是南京国子监了,大都督在南京的时候,每隔三天都会在南京国子监亲自讲解《三经新注》。”

这就结束了?

李舜臣本来以为东南的吏员也和朝鲜的一样,要走复杂的文书流程,还要敲诈索要贿赂的。

“其中最有名的几个书院,分别是泰州府的大儒颜先生办的泰州书院,苏州府归先生办的江南书院,以及浙江杭州府胡大人资助的安定书院,浙江衢州书院,福建延平书院和福州新学堂。”

可李舜臣这个外国人竟然要学新学?

岳伦虽然不觉得李舜臣能学会,还是说道:

岳伦说道:“除了这两个之外,各省还有吏员的培训学校,这些要参加吏员考试,户科兵科,漕粮水利这些科目还要加试实务,我看你也考不上。”

岳伦皱起眉头,他是福州人,生平自然是最厌恶倭寇了。

“奉家主的命令,想要和东南做生意购买鸟铳和火炮。”

“就是功名。”

李舜臣立刻点头说道:“明白明白!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不会惹事的!”

“好了,你可以入关了,记着不要生事,若是触发东南的律法,不仅仅要受罚,你们这些外国人受罚之后就要驱逐出境,明白了吗?”

“而且对于外国人,天工书院只开设基本算学、博物学等基础课程,比较重要的课程需要有保荐人才能学习,你们这些外国人是没没资格学习的。”

“恭喜你,你可以入境了。”

别说是外国人了,就算是岳伦这样的吏员,也对新学提不起兴趣,在他心中看一看报纸上关于新学的科普文章就好了,真的研究什么新学,那都是读书人的事情。

不愧是天朝上国啊!

这一次天工书院恢复招生,不少工坊主和匠人子弟都排队报名。

“新军学堂从不对外招生,只有加入东南新军并且立功的士卒,才能被推荐进入学堂进修,只要能成功结业,就可以提拔为军官。”

木下藤吉郎好不容易证明了身份,又被隔离了一个月。

李舜臣再次摇头,学医更是救不了朝鲜,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当大夫的。

“除了南京国子监之外,那就是东南的私立书院了。”

这些西洋夷也对各种学堂感兴趣,但是基本上都是对技术类的有兴趣,很少有人会询问新学。

李舜臣看到上面一个个眼缭乱的学校名字,连忙语气谦卑的问道:

“能不能请大人帮我参谋参谋,到底入哪所学校比较好啊?”

看到李舜臣这么客气,岳伦也对他心生好感。

“来我东南的目的就是做生意是吧?”

吏员在登记表的学历一栏写上了“识字”两个字,然后说道:

“身份背景,家中有没有人在朝鲜朝廷做官的?”

“这些都是公办的学堂,不过还有一些民办的学堂可以选择。”

岳伦说道:“现在在咱们东南,吏员也能转升为官,但那都是四级以上的吏员才有机会的,等我明年升四级吏员,不知道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