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0章 吃饱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吃饱饭(1 / 2)

“海贸”二字,让林默珺沉默了。

这年头说海贸,其实就是走私了。

按照咱大明的祖宗之法,除了市舶司进入大明的贡品,其他都是非法走私的。

长宁卫自从老百户死后,是不参与走私的,要不是之前苏泽的赏罚论,林默珺当场就拒绝了。

苏泽说道:“只要能在长宁卫边上靠岸,将货物搬到长宁卫就可以了。”

苏泽又继续加码说道:

“这海贸所得,二成送入百户所,一成送入家祠,百户以为如何?”

其实按照走私的分成关系,这个份额算是低的了,不过苏泽只是要借用长宁卫的港口,也不需要长宁卫军户参与,这个分成也算是合理了。

林默珺想了想说道:“不许和真倭做生意。”

“这个自然!”

“不许贩卖粮、盐、铁和军械。”

“通倭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做的。”

“既然如此,那就做吧。”

林默珺也知道苏泽是个有本事的人,如今整个东南地区到处都是筛子,月港那边更是肆无忌惮的走私,福建全省都知道这个窝点,也没有人去捣毁,背后干系之深让人头皮发麻。

苏泽如果真要走私,那他也能找到路子,还不如让他在长宁卫控制范围做,这样也能把控风险。

这倒也不是林默珺又当又立,而是长宁卫确实撑不住了。

朝廷拖欠军饷,卫所的屯田产出就这么多,上次械斗罚银如果不是苏泽弄出了精盐,林默珺真的要典当嫁妆来交罚银了。

苏泽所说的“明大义”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吃饱饭”,如果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个人信仰。

苏泽从百户所出来,天色已经黑了,但是他心情愉悦,以苏泽这个经历过贸易浪潮的现代人来看,长宁卫就是守着金饭碗讨饭。

长宁卫的位置偏僻,但是另一方面说就是天然的走私港口。

这里距离延平府和福州府都很近,这都是贸易繁荣的地方,特别是福州府,福州是福建的首府,包括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三司衙门都在福州府。

另外福建市舶司衙门,福建参军衙门,备倭把总司,也都设在福州府,可以说是达官贵人云集,消费能力极强。

苏泽的计划是在长宁卫设立坊,购买走私的交趾黑,将它提纯为白贩卖。

的单价和利润可要比盐高多了,而且能买白的也都是官绅豪强,苏泽这买卖也不坑穷人。

靠着上次在制工坊里蹭到的“制”技能,一个简单的制工坊如何建造,苏泽还是了然于心的。

只不过苏泽也不是很确定,《天工开物》上所写的“黄泥水淋法”,到底能不能制造出雪白的白。

要知道《天工开物》这本书虽然号称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技术书籍,但是很多内容都是宋应星道听途说写到书里的,并没有经过他的验证。

按照宋应星的办法,只需要在黑砂融化后倒入黄泥水,就能自然得到干净的浆,苏泽对此也是相当怀疑的。

黄泥水等同于吸附剂,将黑砂中的深色物质吸附沉淀下去,其原理和现代厂用活性炭做吸附剂一样,倒是也没错。

但是效果有没有《天工开物》中那么好,苏泽没有制过也不能确定。

不过制最后也需要浓缩浆,也是需要燃料的,只靠着烧苇杆肯定是不行的了,还需要购买燃料。

苏泽只觉得有些头疼,为什么别的穿越者只需要吩咐下去,近现代化的工坊就能建造出来,而自己却要苦逼的筹划每一个流程,连炉子里烧什么都要操心。

精制盐要燃料,精制白也要燃料,九姑婆家的豆子也用光了,看来上旬末的鬼市还是要去一趟。

上次在鬼市的时候,苏泽似乎见过卖石炭的铺子。

其实中国很早就开始开采煤炭了,从地里挖出来的煤炭叫做石炭,和木头烧出来的木炭相区别。

木炭燃烧充分,也不含有硫等杂质,燃烧起来烟也小一些,所以基本上都是达官贵人用。

比如唐代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就是“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的就是木炭,也是被宫廷内的太监抢到宫中用的。

石炭有“炭毒”,宋代的时候开封府的普通百姓就烧煤炭取暖了,每年因为“炭毒”而死的百姓就有很多,但是如果不用石炭取暖就会活活冻死。

那时候还有专门卖炭的煤炭店,石炭一旦涨价,就会有大量的穷人冻死,宋代已经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炭山开采了。

大明朝北方也有专门的石炭场,每年也有大量的山西煤炭运到京师,供京师百姓取暖。

福建的普通百姓基本上还是烧草和木头的,用炭的主要还是周围的铁坊。

南平县盛产铁矿,城外不仅仅有大量的矿坑,也需要冶铁的工坊和锻铁的铁坊。

延平府的煤炭贸易旺盛,距离延平府不远的建宁府政和县,就有一座炭山,有专门的煤炭商人将石炭运送到延平府来贩卖。

这其中也不乏送到鬼市来卖的石炭商人,苏泽如果想要制盐制,用炭炉才是稳定的燃料。

不过在这之前,苏泽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