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41章 【团结一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1章 【团结一心】(1 / 3)

‘长实集团斥资80.2亿港币,拿下长江工业的将军澳钢铁厂旧址。’

“新鸿基联合黄廷芳家族、信和地产、菱电公司,以35.2亿港币投得湾仔7.78万平方尺地王,单价超过1987年中区消防局旧址,达4.52万港币每平方尺。”

“九龙仓集团斥资3.01亿新币(16.5亿港币),投得新加坡乌节路一幅商业地块”

在1989年1月,香港地产商业延续1988年的热闹场景,数笔大型交易达成。而在去年,香港全年上亿的物业交易,足足达到了百多起,整体升水4成。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商人对新的一年经济形势,当然是非常乐观,投资热情高涨。

和记大厦。

会议室里,马世民汇报道:“本月初旬,和记黄埔正式收购英国quadran集团的流动电话业务,正式踏入海外电讯的

能源、电讯,都不是短时间能看到回报的,但林志超依旧坚持投资,这是长远利益考虑。

林志超说道:“电讯行业更新换代快,投资又巨大,故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去年和记黄埔的利润也突破30亿港币,和母公司长实集团一点也不差。当然,长实集团经常性出现‘非经常性盈利’,这个才是深受股民欢迎的原因。日本地产套现,实际上也是归类‘非经常性盈利’。

马世民点点头,说道:“能源、电讯,都是长期性的投资,这一点大家都明白。零售业方面,目前屈臣氏门店为260家,海外152家;百佳超市175间,超过惠康的125家,包含海外16家;万宁药房56间.我们已经拥有441家零售门店.”

这还不算港灯旗下的丰泽电器。

实际上,林志超家族是香港零售产业的绝对霸主,市民每一天都不可能离开林氏家族企业。

从他们早上起床开始,有20%多的可能性是从长实地产开发的住宅醒来;他们购买的报纸,有30%多的几率购买的《东方日报》;他们吃的早餐,可能来自7~11便利店、百佳超市;他们上班的交通工具,可能天星小轮、香港电车,就算是开车,也得向林氏修建的红磡隧道交费;他们上班,有很大的可能是在长实集团修建的写字楼里办公;午餐可能吃的大家乐快餐、面包新语;晚上用的电有一半可能性是港灯

听完工作汇报后,林志超对一名洋人管理说道:“johnson,屈臣氏要参考英国boots(博姿),在化妆品领域拥有更大的潜力,更好的产品,所以,我希望你能组建一个大型的研发中心一个月后,我要见到详细的方案。”

屈臣氏本来就是化妆品领域的佼佼者,但林志超觉得还不够,毕竟‘港流文化’一旦流行起来,屈臣氏的化妆品势必要风靡亚洲,甚至去整个世界发展。

乔森说道:“林爵士,这个研发中心的规模,具体有什么标准?”

他实际想说,香港市场太小,投资太大有无必要的事情。

不过,摄于林志超的权威性,他们也是委婉的提醒。

林志超见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便说道:“香港的化妆品产业前景,和我旗下传媒集团的发展有些关系。这家集团正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推广‘港流文化’,比如卫星电视即将诞生,让更多海外的人了解到香港娱乐文化.香港的电影明星在亚洲拥有很大的影响力,香港有东方好莱坞的美誉与此同时,来港旅游的人数去年已经突破1500万人口,是我们本地人口的近三倍.总之,屈臣氏的发展潜力,不低于英国boots,甚至,我们以后考虑收购boots所以这个研发中心,要尽可能的投入资金,我会参与这方面工作的。”

会议室的高层,纷纷惊讶起来,随后表情沦为认可。

试问,一个敢投资70亿美金在伦敦修建‘新金融城’的大亨,这样有魄力的老板,以后未必没有机会去收购boots。

boots和屈臣氏都是属于百年企业,屈臣氏还比博姿早几十年的历史呢!

屈臣氏也有很多研发人员,毕竟很多自有产品。

但这一次,林志超是定位‘化妆品巨头’去发展的,凭借‘港流文化’影响,只要有足够的优秀产品,完全可以实现的。

乔森随即说道:“我明白了!”

屈臣氏现在一年的营业额高达70亿港币,是妥妥的大型零售集团,所以其总裁悄声也位列和记黄埔高层之列。

林志超满意的点点头,等这个大型研发中心走上正轨,林志超就拿出一块产品‘气垫粉底’一举在全球化妆品领域打下知名度。

以后,再让‘港流明星’代言,妥妥的加成。

“和宝洁在内地的合作情况如何?”林志超又问乔森。

“已经在羊城和当地企业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进展比较顺利”乔森耐心的汇报道。

去年,宝洁想进入华夏,看中林志超在内地的政商界关系网,便来寻求合作。

林志超当然欣然答应,毕竟这可是个前景的产业,而且宝洁的品牌太多了,进入内地简直就是手握神器。于是乎,和记黄埔和宝洁在华夏内地成立‘合资企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