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26章 【需求突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6章 【需求突破】(1 / 3)

华人行。

自从汇丰银行大厦在去年(1986)使用后,华人行大厦便成为八达通金融集团的总部。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听取了恒隆银行总裁林本丰、海外信托银行总裁桑德斯的工作汇报。恒隆银行控股海外信托银行80%股权,所以林本丰也是桑德斯的直接上司。

林本丰汇报道:“目前,恒隆银行在日经225期指上,已经获利8亿港币.我们严格按照老板制定的方针,采取每期购入的合约相等.”

林志超满意的点点头,去年9月份,新加坡交易所抢先推出了日经225期指,对日本证券市场交易量造成一定的分流。而此时,连大阪都没有日经225期指,所以新加坡那边的日经225交易非常活跃。

海外信托在新加坡的投资部,相当于林志超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同时也是加强了投资银行业务。

对于日经225期指,操作方法再简单不过,一开始制定固定的投资额度,每一期买入差不多的资金量;然后,就是坐等日经225指数一路上升就是。

只需要‘买入’日经225期指的今年(1987)9月合约截止,反手再‘做空’10月期指合约;做完后,继续‘买入’,便可以赢多输少,最终就是大赚。

此次日经指数,涨幅真的很让吓人。在‘广场协议’前,还是10000点,如今已经是20000点,时间才过去1年半时间不到;而林志超可是知道,这一波好像可以达到39000点,也就是说还有一倍的涨幅。

所以,日经指数期指要一直操作,林志超安排维港投资、恒隆银行两家在投资,不过都是在海外信托的投资部门做。

之所以安排恒隆银行也做日经指数期指,是因为恒隆银行未上市,相当于林志超的私人财富。

林本丰继续汇报道:“目前,恒隆银行已经拥有资产值达到76亿港币.在被八达通金融集团收购的这三年半里,老板一共是注入资金30亿港币.其中来自投资业务(外汇、期指),获利18.6亿港币;来自投资海外信托的投资,账面获得利润12亿;其余,贷款等业务获得15.5亿左右.”

收购恒隆银行时,林志超是朝里面注资5亿港币的代价,其余扶持主要是林志超往里面存款10亿美金,但还是要正常向维港投资支付利息,好处就是可以拿出去放贷,赚可观的利润。

收购海外信托时,林志超是朝恒隆银行再注资20亿港币,由恒隆银行注资海外信托,获得80%的股权。如今,海外信托的市值增长至40亿港币,不仅恒隆银行获得12亿的账面盈利,原来的股东也喜笑颜开(按理,他们是要破产处理,分文拿不到的)。

海外信托的市值之所以暴涨几倍,除了注资20亿之外,还有就是‘日元货币/外汇’大赚。

随后。

桑德斯汇报道:“去年海外信托获利16亿港币,总亏损从30亿港币,回落至14亿港币,其中日元外汇/货币获得10亿利润,贷款等正常业务获得6亿港币.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将在1988年,亏损变成利润增长我们在一年半时间,追回坏账4.25亿港币,目前还剩下1.6亿港币没有追回.海外信托目前的净资产是40亿港币左右.”

两家银行的净资产,已经高达上百亿港币,已经是大型银行的标配了。更何况,还有足足500多亿的存款(维港投资占40%多)。

林志超说道:“嗯,海外信托现在不需要风险投资,只需要保持存贷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即可。后期,我会考虑将两家银行进行合并。”

“好的,老板!”

林志超的想法是,等到八七股灾之后,让恒隆银行私有化海外信托银行;两家银行之后进行合并,成为新的银行——

他没有指望‘家族银行’能吸纳很多的存款,能发展到多大的商业银行;因为‘家族银行’更多的是吸纳林氏家族的存款,以及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最后,林志超说道:“下个月有个中环地王拍卖,就是中环消防局旧址,占地面积2.26万平方尺本丰,你以恒隆银行的名义去竞拍,只要总价不溢价‘底价’的九成,就可以拿下。晚一点,这幅地皮来修建新银行总部大厦。”

林本丰说道:“嗯,我记下来了!”

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地产人士,但也和地产界的人打交道,不溢价‘底价’的九成,已经是九成把握了。一般来说,超过底价四成,便属于地产行情好;超过六成,已经是引起很大竞争;超过八成,几乎是稳赢的局面。

恒隆银行、海外信托银行是不缺门市的,毕竟林志超的大厦那么多;总部办公写字楼也是不缺的,但却一幢招牌总部大厦。

华人行大厦可以更名,但毕竟这是历史建筑,林志超也没这个打算;德辅道的国际大厦,倒是也可以更名,那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再说。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去重新拿块地,做总部大厦吧!

至于等八十年代末的园道地王(前世万国宝通广场),林志超也是觉得没有必要,毕竟他的银行又不是很厉害,没必要建太庞大的建筑。

所以,干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