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33章 【最好的时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章 【最好的时机】(1 / 3)

李家成从新加坡回到香江,已经是十一月初旬,他是独自一人回港的。

回到香江后,他立马去柴湾的工厂。

“老板”

手下大将盛颂声、周千和两人上前问候道。

盛颂声是沪市人,周千和则是潮州人,两人都在五十年代初便跟着李家成;在创业之初,大家都只有100港币上下的收入,大家并无怨言,并忠心耿耿跟着李家成走到今天。

如今的长和塑胶厂,拥有两幢工业厂房,收租面积约18万平方尺;在塑胶领域,从事着塑胶和塑胶玩具、日用品的生产,拥有工人三百人左右。

“你们这次做得很好,避免了公司的损失!”李家成带着认可的表情说道。

原来,这次事件中,长和塑胶厂也不能避免,发生了工潮。好在两位得力大将,果断和工人展开谈判和说服,在加薪的情况下,平息了工潮,让公司的生产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是我们该做的!老板要不要先视察下生产情况?”

“要的,走,我们去看看!”

李家成此次回港,是听说事件已经好转不少,于是他果断回港。他的事业都在香江,而且他居住在新加坡感觉格格不入,很难发展事业,一切都很陌生。

所以,他决定冒险回港,看看具体的情况。

视察生产车间时,不少工人看到老板回来,有的很高兴,有的惭愧低下头,有的一副桀骜不驯;高兴的工人,无疑是受过恩惠或者知道满足的人;惭愧的低下头,是参加工潮的工人;桀骜不驯的工人,自然是觉得香江现在就是工人阶级的天下,这些老板不敢随意开除人。

看着众生相,李家成不动声色,友好的和大家打招呼,好似从未发生工潮一样。他也总结过这次事件的一些原因,根本原因是内地的凤波影响,但还有的原因便是香江工人薪水很低,所以这次有不少工人加入队伍。

“塑胶的情况如何?”

“减少了一些订单,全港的塑胶都因为这次事件,在国际上也有影响不好;与此同时,东南亚的塑胶抢走香江不少订单。”

李家成沉静的点点头,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长和塑胶厂已经加重塑胶玩具的生产和代工。他绝不会放弃塑胶工业,因为这是他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他发达的根基。

根据分析,李家成觉得今年塑胶业务可能只有六七十万的利润;至于两幢工厂,由于近几年租金一路下跌,估计只能收租四五十万港币。

勉强突破百万港币的利润!

回到办公室里,李家成一边处理事务,一边陷入思考。

作为资产者,最关注的莫过于‘香江前景的问题’。

他在新加坡时,就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消息,虽然香江充斥着类似‘要收复香江’的谣言,但是他有些不相信。

“不可能,若想收复香江,早在1949年就完全可以实现何必等到现在?香江是内地对外贸易惟一通道,保留香江现状,实际上大有好处.所以,香港依旧保持现在的状态”

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家成,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得出这个结论后,李家成隐隐约约的兴奋起来。因为他知道,外面充斥着很多便宜的物业,这是他一个最重要的机会。

他早就知道,塑胶的流行只是一时的,再加上竞争的残酷,所以预测塑胶会最终走向衰落;所以,他让一些机器开始代工生产玩具。

但是,就算是如此,他也不甘心一辈子只是个塑胶老板。早年岳父对他的成见,他依旧记在心中,所以他渴望做成更好的成绩。

这些年投资的两幢工业大厦,便是他的计划。虽然

李家成最欣赏英资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点放在收租物业。置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直雄踞中区“地王”宝座,拥有大量大厦物业。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宝盆。

至于香江最大地产商——长江实业,李家成觉得他学不来。首先,林志超有充足的资金,他也是做工厂主的,他深知长江工业集团的赚钱之厉害;其次,林志超风格是‘创新’、‘大进大出’、‘眼光独到’,这些他也觉得自己学不来。

很快,李家成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并且,他打算继续投资工厂大厦。

因为他是工厂主,知道一旦地产行情变暖,工厂大厦便可以大幅加租。他拥有300万的资金,如果能抄底两幢工业大厦或者三幅工业地皮,他便拥有四幢工业大厦,甚至五座工业大厦。

以后再利用大厦的租金、工厂的利润,继续投资地产。由于他很欣赏置地的风格,所以暂不打算利用过多的银行贷款,而且也不敢,毕竟这几次地产暴跌,对他影响很大。

稳定,很重要!

林志超从海外回到香江,心情非常的不错!

首先,从香江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已经非常好转,大概很快将逐渐恢复平静。

其次,此次他去海外,先后去了美国、日本,费二十多天时间,收获满满。

在美国,他和奥黛丽投资的ibm股票,正在逐步清仓,总计约4.3~4.5亿美金,获得五倍多的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