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02章 【得了便宜还卖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得了便宜还卖乖】(1 / 4)

又是一年的春天(1963)。

长江实业迎来两件喜事,

香港地产越加旺盛,年初政府进行了公示,港府在去年官地拍卖的收益是2.56亿港币,创造出历史记录。而今年,港府继续热衷拍卖官地,获得政府高收入。

办公室里,林志超靠在沙发上,心里在盘算着——政府热衷拍卖官地,但长江实业今年仅拿下一幅半山豪宅地皮,便停止了采购;每场拍卖会虽然也会派人去,但更多的是掩人耳目的。

按照林志超的规划,发展地产至1965年,长江实业手中预计有120多万平方尺。在1965年~1967年的这三年时间,最多开发一处半山豪宅地皮,用作出租用途;其它地皮,都不做开发。

长江实业目前拥有三幢高级住宅大厦,都是在用作出租,而且都位于铜锣湾;分别是铜锣湾的华登大厦(大丸百货)、新天地大厦、铜锣湾半山大厦。

这些高级大厦若是出售,一个单元就需要10~20万港币,铜锣湾半山大厦最贵,每一个单元差不多都是20万港币。

长江实业拥有大量的收租物业,小到一幢临街住宅大厦的一层铺面,大到高级写字楼、购物中心;庞杂的收租物业,也让长江实业拥有一个部门——商业地产部。

仿佛是一种执念,林志超对地产有种特殊的爱好,对收租物业更是兴致很大。

“老板,参加新鸿基开业的时间要到了!”助理敲门提醒道。

“好,我知道了!”林志超随即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当初的永业八人,如今其中三人看不惯另外五人总是搞自己的生意,将公司事务丢给三人,而‘不劳而获’;于是乎,这三个勤奋的人决定单干,毕竟羽翼渐丰,不再需要人多壮胆。

和前世一样,新鸿基依旧成立了!

林志超并没有改变李兆基的想法,独立自主去成立一个地产公司。

不一会,林志超带着人步行来到德辅道71号的美的大厦十二层,新鸿基选择租赁其中一个千尺写字楼单元,作为办公的地方。

“恭喜恭喜,你们三人独立出来,看来是打算大干一场!”林志超笑着对门口迎接的新鸿基三剑客,讲道。

“林生,欢迎光临,我们荣幸之极!”郭德胜连忙上前尊敬的说道。

当年,可是他求着让长江拉链给他代理位置,这些年他将拉链销往东南亚等地,也算年赚几十万港币,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

事实上,林志超能来,是因为当年和李兆基共事过,大家是明白的。

否则,一个小小的十人公司,开业岂能来这样一尊大神。

李兆基也上前说道:“林生,欢迎欢迎!大干一场算不上了,我们三人都是小打小闹,哪有你的风范!”

新鸿基注册资金500万港币,每人投资100万港币,但郭德胜占股40%,另外两人各占30%;为什么出资一样的钱,占股却不一样呢?

原来,新鸿基公司更像是‘统筹公司’,旗下开发的楼盘,三人可以商量每人占股多少,出资多少,自行商量。比如这个楼盘需要投资300万,有人愿意多投,股份就占越多。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合作模式,也许后面会更像一家合资公司,而不是像一家‘统筹公司’。

新鸿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在于三个创始人都是拼命三郎,讲究货如轮转,把盖房子当成开工厂;比如在前世的1965~1967年,新鸿基依旧修建了20多幢大厦,然后低价卖出去,因为地皮是一点买下的,买下就立马开发,然后进行销售;所以就算地产低谷,赚不到大钱,也有一些小钱可以赚。

不一会又来十几位宾客,总体来讲人不多,毕竟新鸿基只能算一家中小型地产公司。

期间,李兆基询问林志超道:“林生,听说你们在投资红磡海底隧道,这个工程什么开工?”

不少人都在打听,因为这个隧道对香港经济影响很大,特别一旦开通,铜锣湾和湾仔的地皮将大幅上涨。

见大家都很关心,林志超笑着说道:“明年应该要开工,估计四年时间竣工!”

胡兆炽好奇的问道:“总投资不菲吧?”

他是顺德的老前辈,和林志超关系不错,大儿子胡宝星还是林志超‘养’的顾问律师。

林志超说道:“总投资大概是三亿,港府给的40年收费权。当然了,包括希慎、汇丰足足有五六个股东,而且70%的投资采用银行贷款,否则我那里投资得起。”

不用林志超解释,大家也知道,毕竟三亿的资金,林志超未必真能拿出来。首先,虽然他是船王,但做航运贷款是最多了,只有借钱的份;其次,长江实业虽然每年销售不少住宅,但钱都拿去砸商业项目了;最后,长江工业集团赚不赚钱,大家也没有数。

所以,林志超的财富是真的隐藏得好!

“汇丰一家贷款?”

“那怎么可能!包括万国宝通、渣打银行一共是五家银行贷款!”

众人真的很关心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很多人都在关心。而林志超牵头组建财团来投资红磡海底隧道,也大涨华人士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