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68. 真相出现!出目击者的述说 每一处证据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8. 真相出现!出目击者的述说 每一处证据都……(1 / 7)

杨府。

杨彪大步进了书房, 见杨赐和杨休都在,摇头道:“陛下对十常侍没有一丝的责怪,一如往常般亲厚。”

他看着杨休, 有些可惜,儿子聪明伶俐, 小小年纪就有远超成人的智慧, 以后弘农杨氏的未来都在杨休身上了,可杨休毕竟太小了, 有些事情太过想当然,以为一个小小的谣言就能离间刘洪和十常侍,真是可笑。

杨赐看着傻儿子,就这心思能够当卫尉, 全靠门阀的声誉啊。

他不好当着孙子的面骂儿子蠢, 重要给儿子一丝身为父亲的尊严, 于是淡淡地道:“不然!陛下冲灵践祚,孤苦无依,疑心极重, 听闻《太平经》能够有‘回阳’之术,而十常侍和胡轻侯不曾提及,必然会怀疑十常侍和胡轻侯隐瞒不报。”

杨赐看着蠢儿子, 笑道:“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既然十常侍可以为了‘回阳’而对他隐瞒不报,那么会不会有其他对十常侍有好处的事情隐瞒不报?”

杨彪缓缓点头,身为上位者不在乎下位者贪污(受)贿, 上位者在意的是下位者是否忠诚,隐瞒重大消息的下位者就是叛徒。

杨赐继续道:“陛下城府极深,不会随意表露自己的愤怒, 何况十常侍势大,岂能轻易下手除去?定然会三思而后行。”

杨休站在一边,心中微微一动,有些困惑不解。为何刘洪除掉十常侍必须三思而后行?直接下令杀了不行吗?

杨休又想到刘洪对士人的顾虑,心中同样不解,刘洪为何不杀光了士人?

他没有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身为神童,他更愿意自己慢慢去理解其中的奥妙,大家都这么做,都这么顾虑,一定是有深刻原因的,只是他还没有想通而已。

杨赐没有注意杨休,继续对儿子解释道:“陛下与十常侍离心,那只是其一。”

杨彪一怔,还有妙用?

杨赐叹气,一流人才设计,一流人才看穿计谋,三流蠢材看到计谋都不知道是计谋,杨家祖孙三代正好是三种类型的代表。

他有些愤怒地看着愚蠢儿子,道:“既然十常侍隐瞒‘回阳’,那么这《太平经》只怕是真的神通,陛下一定会命令胡轻侯交出《太平经》上卷。”

杨彪终于懂了,笑道:“胡轻侯怎么会交出《太平经》上卷呢?长生不老,纵横天地的神通谁不想要?陛下得不到《太平经》上卷,定然会下令处死胡轻侯与十常侍。”

他想了想,继续道:“哪怕胡轻侯交出《太平经》上卷,陛下也不会善罢甘休。只有上卷,如何纵横天地?定然会严令胡轻侯收集《太平经》中卷和下卷。”

“中卷可以从张角手中夺取,下卷踪迹全无,胡轻侯又从哪里去寻?”

“若是久久寻不到,陛下只怕会怀疑胡轻侯和十常侍故意隐藏下卷,断绝他成仙得道的机会,陛下杀心一起,十常侍和胡轻侯定然死得惨不堪言。”

杨赐点头,这只是最简单最表面的两个结果。

他很清楚杨彪想不出其他,继续道:“其三,可以挑拨中常侍内讧。”

杨彪用力点头,中常侍只是一个官职,宫中身为中常侍的官员数以百计,“十常侍”只是其中最著名、最与皇帝亲近的十个人的合称。中常侍们身为宦官,谁不想“回阳”?

可若是十常侍拿不出“回阳”的法术,其余中常侍会怎么想?只怕会对十常侍恨之入骨,时刻在刘洪面前挑拨离间。

杨赐道:“其四,可以……”

他看了孙子杨休一眼,终于没有说下去,这些可以悄悄告诉儿子,没有必要在孙子面前说出来,毕竟有些事情过于不堪,孙子未必想到了。

因为在杨赐看来,其四是诬告十常侍秽乱宫廷,皇子血统存疑。

《太平经》可以“回阳”,如何个“回”法?这宫廷之内有拥有“回阳”之术的宦官,如何确保何皇后等等后宫女子干净?如何确保刘洪的子女真是他的?

杨赐道:“其五,可以挑拨天下门阀士人争夺《太平经》。”

“‘回阳’一字真的是宦官想要的‘回阳’?”

“会不会是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死人复生的‘回阳’?”

杨赐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道:“若不是这个谣言是德祖传出去的,老夫都会怀疑这‘回阳’究竟是哪种‘回阳’。”

“既然《太平经》中卷有长生之术,那么这‘回阳’一字只怕有八成的可能是起死回生了。”

人越老,越是怕死,因为死亡就在眼前。若是能够死而复生,什么皇帝,什么铜马朝,什么天下百姓,谁能阻止有钱有权的老人争夺“回阳”之术?

杨赐有十成的把握其余门阀中的老年人会上当。

始皇帝陛下都不能免俗,一心求长生,普通人岂能无视?

杨彪欢喜地道:“所以,这天下门阀士人对陛下和胡轻侯会更加敌对?”

杨赐微笑点头,士人和皇帝的权力争夺贯穿了前汉和铜马朝,谁也休想停下来,此刻只是更加添了一把火。

他看了一眼杨休,心中得意。

刘洪竟然敢将他罢黜了,活该被天下士人视为仇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