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人在三国,横扫诸天> 第100章 大汉忠臣杨应正义爆杀奸贼朱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大汉忠臣杨应正义爆杀奸贼朱儁(1 / 2)

只见杨应解下腰间佩刀,放在面前的毯子上,接着看向刘豹问:“刘将军,我愿入你们军营中当这个人质,但是大都督乃我并州都督,他虽然不说,但坐视你们从大都督的手上强占太原郡,我做不到。  敢问羌渠单于何时离开太原?”  杨应义正辞严。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什么是一石二鸟之计?  朱儁的卫士,本以为朱儁一石二鸟,成功让匈奴和杨应交换了人质。  没想到,朱儁的一石二鸟,是假的!  真正的一石二鸟之计,藏在人家杨应手上啊!  听见杨应的话,朱儁脸色一青。  杨应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匈奴从他这个并州都督的手上强占了太原郡?  这说的就跟他朱儁丧权辱国,把太原郡割让给了匈奴一样!  刘豹也傻眼了。  离开太原?  于夫罗什么时候说要离开太原了?  离开太原于夫罗去哪啊?  他麾下二十万口人,能去哪?  西边南匈奴的领地也不让他们回去啊!  北面出雁门关,那就是乌丸鲜卑的领地了,也不能去啊?  可以说并州虽大,天下虽大,但于夫罗已经无路可退,因为他的背后就是太原。  让他离开太原,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这事连谈的余地都没有。  于夫罗只有留在太原一个选项。  其他的,选项都是火并。  要么和南匈奴王庭火并,要么和乌桓火并,要么和汉朝火并。  太原郡实际上就是于夫罗的底线!  他就算真投降,也默认是要占领太原的!  满座中,只有张燕,忍不住笑出声。  杨应这小子。  妙!  太妙了!  太原郡是匈奴的底线,匈奴根本不可能退让。  那么朱儁不彻底打败匈奴就接受匈奴的投降,就等于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了。  其实这事在汉末,也算不得什么。  韩遂叛乱强占西凉后被招安,是不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白波军占领半個河东郡,又得到一个名义上的太原郡的统治权,是不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当然是了!  但是这事不能挑明说。  因为这事是朝廷做的主,朝廷,那是皇帝的朝廷!  挑明说那不是骂皇帝丧权辱国吗?  但是这一回又不一样了。  做这个主的是朱儁。  而朝廷又偏偏视朱儁为眼中钉。  这种不放秤上不足四钱重,真放秤上千斤打不住的事。  区区一个朱儁,有能耐扛吗?  根本就没有。  所以张燕听见朱儁承认要接受匈奴的投降,当即就差点笑出声。  是,他打仗水平远远比不上朱儁。  三个张燕绑一块也打不过朱儁。  但是张燕的长处是什么?  是聪明、是心眼多。  朱儁以为他能算计杨应。  可他也不想想,杨应这小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成连他张燕都药仰视的大人物,靠的是什么?  不是杨应会打!  是杨应腹有良谋!  说难听点,就是阴谋诡计多。  这下可好,朱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被杨应将计就计了。  张燕看向朱儁,他明显发现,朱儁有点大脑过载,想不过来了。  “将军,这……”刘豹看向朱儁,希望朱儁替他做主。  朱儁一时之间还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帐外徐晃突然闯进来,对杨应说道:“公子,刚才我传令时,有士兵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他说他想回去祭拜一下他娘,当初匈奴寇犯太原,他们一家逃难,老母亲没逃掉,死在了平遥。”  徐晃说的并不是假话。  白波谷位在太原郡和河东郡交界处,白波军中有不少都是太原郡来的难民。  毕竟匈奴不会种地,来内郡,就只能抢。  匈奴不是匪,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属国兵。  而古语云:“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匈奴一路南下,因他们而死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事徐晃本打算之后再向杨应禀报。  但是他来到大帐前的时候,却突然听见杨应和朱儁谈招降匈奴的事。  他是等到杨应说完话才进来的。  而这番本来应该事后禀报的话,他也当众说了。  朱儁身边的卫士沉默了。  朱儁在河内选拔精兵,有不少农家子加入了他的麾下。  毕竟这年头年景不好,农民们都吃不上饭,农家子们想养活自己,也只能当兵了。  朱儁的卫士就是一个农家子。  他听见徐晃的话,又想起自家老母,不觉心中动容。  哪个当兵的不想回家啊?  徐晃声音很雄浑,守大帐的卫士也听见了。  他们虽然没说话,却让营中陷入了一种思乡的气氛。  杨应则安慰地笑着,对徐晃说:“快了,匈奴已经答应投降大都督,退出太原了,回去告诉太原来的士卒,不必打过界山,打回河东了,他们很快就能回家。”  “将军!太原乃先帝给予我家单于的驻军之地,我们岂能退出!”刘豹下一刻就对朱儁这么说道。  而刘豹这句话一出,他自己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杨应刚才还在说决不能坐视割让太原,这会徐晃又说士兵想回太原老家,鼓动起了大帐内外卫士的思乡之心。  刘豹的话语还没有落下,他就发现,就连朱儁的卫士,都面露怒色,死死盯着他。  而朱儁,也是骑虎难下。  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骑虎难下是他已经说自己要接受匈奴投降了,这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要推翻自己的话?  而且杨应和刘豹一番对话。  等于是把割太原给匈奴的大帽子,死死扣在朱儁的脑袋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