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人在三国,横扫诸天> 第47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1 / 2)

“公子,郭太已然伏诛。”  李乐提着郭太的首级就来了杨应的身前。  朝廷使者来之前,李乐就投靠杨应,在郭太军中当起内应了。  这也不奇怪。  毕竟人往高处走。  本来郭太是白波军中势力最大的存在,又是黄巾旧部,号召力也强。  李乐不过是个小头领,投靠郭太,理所当然。  但现在不一样了。  自从杨应横空出世后,杨奉军开始变得越来越强。  不但麾下将强如云,而且精兵也越来越多,装备也越来越好。  以前大家都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  结果现在杨奉军都穿上全铁铠了!  比东汉朝廷还富裕!  要知道重甲这玩意,可不是便宜东西啊!  汉军募兵八万讨伐黄巾,其中穿重甲的,不过两万余人。  而杨奉军的铁甲数量,还要在两万之上!  甚至不光是兵强马壮,就连郭太原先打出的黄巾正统的旗号,因为杨应被张角选中,也打不起来了。  可以说,郭太军除了人多一点,没有任何一点比得过杨奉军。  再加上郭太还和杨奉不和,傲气的白波首领郭太,也从来就没想过向杨奉低头。  这就让李乐不满意了。  毕竟李乐是郭太的合伙人而不是郭太的手下。  你郭太把公司带到绝路上去,我李乐不能跟着你这条船一块沉呐!  因此就当了杨应的内应。  当然了,李乐当内应,本来只是想给自己留条退路,没想杀郭太。  可是郭太这厮,竟然第一个站出来同室操戈,要杀韩暹!  本来大家都是盟友,现在撕破脸了,郭太要杀别的合伙人,那李乐杀郭太,也就不算背叛了。  毕竟先背叛大伙的,是郭太啊!  杨应骑着马,看了一眼郭太的首级。  他也没想到,郭太这么沉不住气,竟然当晚就带着亲兵想杀韩暹。  这倒是给了自己消灭他的机会。  “那两桃杀三士之计恐怕是李儒出的吧,他估计想不到,此计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倒是便宜了我军。”杨应心中暗道。  两桃杀三士,本质上就是用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去鼓动力量弱的多数人去斗力量强的少数人。  可是李儒没想到杨奉军的实力和以前不一样了!  要是杨奉军还是以前的实力,今晚郭太杀了韩暹,必然要和杨奉开战。  届时白波军必定自相残杀,实力大损。  可由于郭太对于杨奉军来说太弱,他的行动不但没能成功,还被杨应轻而易举地给平定了。  此刻,杨奉已经带着人马去控制收编郭太的部队了。  今日之后,杨奉将在白波军中,树立绝对的权威!  “嗯,郭太既然已经伏诛,其余人等,只要归降我军,我一个都不会追责,若谁不愿留下,我也可以送路费让你回家。  但只要是留下的,今后,必须服从我军的号令!谁敢不从,斩!”杨应看着眼前郭太、胡才的部队,对他们说道。  郭太胡才的部队立刻跪地表示听从杨应的号令。  包括郭太起兵时就带在身边的黄巾旧部。  毕竟杨应可是张角选中之人,是黄巾众的继承人。  他们跟随杨应,那就等于跟随大贤良师,他们自然没有意见。  郭太部下投降杨应的场面,刚好被喊杀声惊醒,出驿馆查看的韩暹看见。  他本以为有人要来攻打他的驿馆了,没想到,他才刚出来,战斗就结束了?  韩暹有些发懵地看着杨应,杨应则翻身下马,恭敬地对韩暹说道:“韩伯父受惊了,郭太想袭击驿馆,如今已被斩杀,韩伯父可以放心了。”  韩暹望着李乐手中那颗郭太的人头,心中大震。  没想到郭太这個白波军的首领,竟然会死的这么轻巧。  韩暹连忙上前,半跪在杨应身前道:“今天要是没有贤侄相救,我韩暹就是有九条命也必死无疑了啊!救命之恩永世难报,今后我韩暹就听从杨大帅的号令了!”  韩暹虽然见识不多,但是情商却不低。  他也知道,郭太死了,郭太军必然是要被杨奉把控的。  那白波军以后就不是三足鼎立的态势了,而是一家独大!  杨奉的兵力将会超过十万!  再加上杨应等人,杨奉对韩暹来说,就有碾压级别的实力了!  韩暹可不傻,既然杨应是来救他的,那就说明杨奉没有害他的意思。  要是杨奉想害他,完全可以等他死了之后,再派人来救嘛!  但杨奉不想害他,不代表他韩暹可以什么都不用表示。  韩暹看得清局势。  现在向杨奉投降,自己仍不失太守之位,也能保留些部队。  但若是与杨奉为敌,那毫无疑问,他就是下一个郭太。  “韩伯父这说的是什么话!快快请起,您是太原太守,我可受不起您这大礼!”杨应笑着搀扶起韩暹。  郭太一死,白波军内部的势力已经失衡,杨奉统帅白波军已成定局,韩暹既然这么识时务,杨应自然不会慢待了韩暹的。  安邑城北。  此刻这里已经变成了白波军全体的军营。  杨奉命令白波军所有部队迁移到城北接受检阅。  要搞精兵简政。  这自然是杨应的意思。  兵贵精不贵多。  白波军五十万人口,有二十万兵,可以说是除了小孩和老头之外,所有的男性都是士兵。  但说是士兵,其实就是流民,不但战斗力差,连武器都没有多少。  这样的部队,看起来唬人,可一旦要碰上强敌,那立刻就会一哄而散,甚至影响本来还有战斗力的部队。  杨奉在杨应的建议下,将白波军分为三军。  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