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越文魁> 第11章 刁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刁难(1 / 2)

“我国芒松王子自幼便喜爱先贤著说、经史子集,最近殿下遇到了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迟迟未找到答案。他听闻,自从诸子百家宫在贵国领土之内后,贵国的有才之士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因此,在使团出发前,殿下特意将这三个问题告知了我,并让我烦请贵国的饱学之士定要帮忙解惑一二。

当然,殿下相信以贵国学子的文采,解答这三题定然不在话下,因此,殿下交代,但凡任何人答上其中的一题,就给予黄金千两以及夜明珠一颗,以表他感谢之情”,格桑郑重施礼,面带笑意说道。

诸子百家宫自从出现后,便超然于世,随着各朝各代兴亡交替,其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其内不仅有着诸子著说,还收集了上千年间各国流芳的诗词书画,受诸国文人膜拜与观摩。就连学海考核也不分国界,对所有国家的学子都开放,因此,诸子百家宫可谓各国共尊的圣地。

随着中原分分合合,诸子百家宫时而位于中立地带,时而位于某个王朝之中。在大越王朝太祖陛下一统中原后,诸子百家宫便位于大越朝京师,虽然周边各国对此无甚异议,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因此,近些年,大越朝北方的狼国、西方的吐蕃国、东方的丽国及申国,还有南方的南障国,其学子、官员时常向大越朝发起文斗,甚至是赌斗。为的就是打击大越朝学子的向圣之心。

于知府三人闻言均是脸色一变,虽然文斗在大越朝内以及诸国之间经常可见,但由一国王族发起文斗的情况并不多见,况且三人知道芒松王子在吐蕃的地位就相当于大越朝的太子,而马上又是本朝太子殿下的册封仪式。

若让格桑摆下文斗擂台,虽然芒松王子并未限制解题人的年龄,但芒松王子本人只有十余岁,故三人安排年龄与芒松王子相仿的蜀府学子前来解题较为公正,可既然对方有备而来,那就说明题的难度很大可能并非年轻学子所能解出的。如果安排年龄较大的学子前来应对,就算是赢了,也毫无光彩,甚至会让诸国取笑我朝无人,以大欺小。这要是传到陛下耳中,三人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若是不让格桑摆下文斗擂台,三人相信,随着吐蕃使团这一路到京师,蜀府才子不敢应战的说法便会在各地流传,届时,他们不仅要承受陛下的怒火,还要承受蜀府才子的责骂,后果更重,仕途到头不说,在读书人的世界再也抬不起头。

“三位大人考虑得如何,若是有什么难处,我可以收回刚才的话”,格桑轻笑道,仿佛完全不知道自己给三位大人出了一道近乎送命的题。

“芒松王子有此雅兴,我们蜀府才子定当相陪,若我蜀府俊杰能够解出,只希望到时候芒松王子言而有信,不要心疼”,于知府咬咬牙应道。

三人别无选择,只能希望芒松王子出的题不难,还有蜀府的年轻才子中能有几位妖孽。

“好,几位大人请放心,芒松王子一言九鼎,绝不会反悔”,说完,格桑便拿出印有大越钱庄的三千两金票以及荷包里的三颗硕大夜明珠。

于知府三人见状,相视无言,对方果然有备而来,连金票都已提前兑好。要知道,大越朝的钱庄数量约莫一二十家,多是民间大商人所办,而大越钱庄是其中最大的一家,据说皇室中人也有参与其中,故其开具的金银票大越子民都认可。

“那行,就让王掌柜带贵使团前往酒楼安顿休息,我等欲为文斗之事做好安排,就不相陪了,望各位包涵,待我蜀府学子解答芒松王子的疑惑后,我们双方再把酒言欢”,于知府强颜欢笑道。

“有劳各位大人了,我们将在泰安镇停留三日采买物资,第三日辰时,我会在酒楼门口摆下擂台,直到未时,届时,贵国学子皆可来解题”,格桑起身行礼,便跟随王仕都离开驿站,前往泰安。

“知府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待吐蕃使团离去,赵知州和董县令便急得乱转。

于知府叹了口气,无奈道,“二位大人稍安勿躁,你们所担忧之事我亦明白,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我等只能赶紧广召学子,希望他们能在三日后成功破题。同时,我等也应设下奖励,但凡有学子成功解题,我府没有表示,会让天下人耻笑”。

“知府大人所言甚是,但我们一定设下奖励,所设奖励便不能比吐蕃国差。然而,那特使展示的夜明珠应属极品,市面上几乎不可寻到,想来应是吐蕃王室所获贡品,若换成银两,每颗怕也至少价值千金,这加在一起便是两千金每题,总计六千金,实在太多了” ,赵知州紧皱眉头。

要知道,大越王朝如今岁入也不过二千万两白银,而在全国二十二个府中,蜀府只能算中等,一年收入不过八十万两白银左右,也就是八万两黄金。然而现在还未到年末收税之时,如果要拿出六千两黄金,怕要把蜀府存银全部拿出。

“赵知州所言极是,我们不可能拿出如此多的银钱,否则一旦出现什么事,府衙将无钱可用。只能换一种方式,我提议,每题设一千两黄金作为奖励,另外,凡是破题学子,我将予其褒奖且载入府志,其家不论做何营生,皆免除二十年赋税,我亦会向陛下请封爵位”,于知府出口道。

“什么??”赵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